首页 > > 大唐一根棍 > 第575章 谁赞成,谁反对

第575章 谁赞成,谁反对(2/3)

目录

是唐宪宗时任过十六宅使的西门珍的义子。

吐突士晔是二十多年前担任过神策军护军中尉的吐突承璀族侄。

李瀍翻看三人履历,仔细阅览监军使院推选他们的理由。

这三人目前均在藩镇任职监军,过去几年均有重大立功表现。

三人中以吐突士晔最年轻,资历也相对较浅。

吐突士晔只出任过一个藩镇的监军,西门季玄在两个藩镇待过,最为年长的王元宥则在三个藩镇担任过监军。

监军使院报吐突士晔的理由是他监军期间,振武军战胜回鹘,以少胜多取得杀胡山大捷。

吐突士晔军功不多,可只此一项军功就足以在诸位监军中称雄。

另外吐突士晔的叔父吐突承璀当年掌管的就是神策军左厢,如今左神策军中仍有不少他叔父留下来的将领。监军使院认为若吐突士晔接任左军,能比别人更快掌握神策军。

太皇太后郭氏听闻吐突士晔也在护军中尉备选之列,今天上午特意将李瀍叫去兴庆宫唠叨一番。

“吐突士晔的叔父吐突承璀当年是因为不肯拥立你的父皇才被杀的,他家与咱们有仇,你切不可让吐突家重掌京畿兵权……”

李瀍回想太皇太后当时惊恐的表情,嘴角不自觉泛起一丝嘲弄。

他抬头瞥一眼在书案旁老实矗立的王文干。

“内给事,你说他们谁会成为下一任护军中尉?”

王不粘锅答非所问回道:

“他们谁出任还不全凭圣心裁决,奴婢不敢妄自揣测圣意。”

“圣心裁决?”李瀍冷哼一声扔掉手里的奏疏,“将这几个名字放出去,朕这次想让朝臣们陪我一起裁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三次朝会,没有一次不拖堂。

王尺亮的死虽然令满朝文武惊讶,却没掀起太大涟漪,朝臣们就谁更胜任护军中尉的事开启中门对狙。

月末最后一次朝会上,吏部尚书崔龟从再次力挺西门季玄。

“陛下,西门季玄为人耿直正派,凡是他出任监军的藩镇,节度使从不敢虚报空饷,也不敢私下结交朝臣。”

中书侍郎崔铉当即站出来支持崔龟从。

“陛下,微臣也以为认为西门季玄更合适,西门季玄出任监军期间,所在藩镇从未发生过兵将扰民事件,在各大藩镇中实属难得,这说明西门监军不仅爱护百姓而且治军有方。”

除了吏部侍郎崔璪、尚书郎崔球、太常寺卿崔护等一长串姓崔的官员点赞,新任刑部尚书杨汝士、尚书左仆射杜悰、太府卿孙简等三品高官也纷纷表态认同。

坐在龙椅上李瀍会心一笑。

看来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和牛党属意西门季玄。

须臾,京兆尹高元裕双手持笏出列。

“陛下,微臣认为王元宥更有资格,三位备选人中,以王元宥最为年长,臣认为神策军该选一位老成持重的护军中尉。”

崔铉歪头反驳:“京兆尹不能因为自己上了年纪,就轻视年轻一辈,西门季玄出任监军以来从未出过差池,哪里就不持重了?”

高元裕瞥了崔铉一眼,开始有理有据论述谁更持重。

“西门季玄只是没出过差池,跟王元宥受命于危难绝不能相提并论。太和八年卢龙发生军乱,官兵同时驱逐当时的节度使杨志诚和监军李怀仵,这种情况下王元宥还敢只身入幽州,接任卢龙监军一职,这种胆量,这种气魄,试问当下有几位监军能与之比肩?”

给事中高少逸出列,他是高元裕的亲弟弟。

“臣亦赞同京兆尹所言。适才吏部崔尚书称赞西门监军为人正派,以此认为西门季玄适合掌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伏天鼎 武逆九重天 诱入婚渊 替师传道,一不小心怎么无敌了? 系统bug:卡里只剩三十六块九 种田,养猪,称帝 我真有一个软饭王系统 港综:彻底疯狂!开局灭东星 我,与神并肩 黑社会之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