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一线曙光(1/2)
胡亥颔首道:“话是这么说,但是他毕竟是第一个投诚的。如今江山已成,我还是叫他淮南王。”
冯劫也在思索吴芮的心思,继续说道:“他若要造反,在云梦泽会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但倘若他要造反,正好在臧荼造反的时候动手,我们的胜算不就更大了吗?为何又要奏请朝廷,出兵征伐南越。”
胡亥托着自己的下颌,沉吟了一阵说道:“那吴芮倒是个机灵的家伙。倘若他当真要造反,黥布和张耳处便要起兵了。他和张良是老相识,在张良的介绍下,他和刘邦也算是朋友。”说到这里,他抬起头来,沉吟片刻,才说道:“现在张良被囚,刘邦又死了,想必吴芮心里也是不踏实的。”
胡亥恍然大悟:“他想让我以为,他就是我南方的一堵墙,谁也碰不到他。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打一仗的原因,就是要和赵佗一战。”
李斯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冯劫长叹一声,道:“幸亏皇帝早有预料,早有准备,若是当真与南疆全面开战,恐怕整个帝国都要崩溃了。”
吴芮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肯定是不会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的,而是选择了一种两败俱伤的打法。而朝廷,则是要源源不断的补充人手和粮食。
这就像是把水倒进了一个大窟窿,一个深不见底的窟窿。
相较于臧荼等人的公然背叛,吴芮这位“功臣”的威胁更大一些。
冯劫继续说道:“巫锐若真想发动一场大战,他一定会和赵佗发生冲突。若赵佗中了他的诡计,真的率军北上五州,这事就难说了!”
李斯捋了捋自己的白须,缓缓道:“话虽如此,但淮南王吴芮那边,却是必须要做的。”
最起码,吴芮还是甘愿做道“屏障”的“功臣”。有张耳等人在,他也没办法惩罚武锐。
胡亥沉吟了一下,沉声道:“你去吴芮那里写封信,暂时不去理会他们。而赵佗么?”说到这里,他停顿了几个月,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那笑容,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
胡亥笑了起来:“原来是赵佗,他曾经是我的兄弟。”
若是赵佗知道这个“蒙壮”就是大秦之主,一定会大吃一惊。
但是胡亥的真实身份,他暂时还不适合告诉赵佗。
现在中原连年征战,已没有足够的实力迫使赵佗向他投降,更没有能力发起跨五岭之战。
于是,胡亥就用自己的名义,为赵佗书写了一封褒奖的诏书。
赵佗虽然挂着大秦南蛮郡郡守的名头,但是他的实际权力还是在五岭南部。
胡亥旨意中,对赵佗保卫南越有功,赐其“南越君”之位,免于中央赋税,享受充分的自治权。
这等于是将赵佗已经做的事情指了个明路,让大家都有面子。
赵佗为人务实,若有实质好处,倒也不一定要“南越武王”之名。
胡亥又写信到淮南王吴芮,要他约束赵佗,以保全自己的力量,并表示北方仍需再战。
此一战,不是说来日与匈奴决一死战,而是说张耳等人。
胡亥既已与匈奴握手言和,又平定了南边的叛乱,便可专心清除敌人。
可是刘邦已经死去,韩王信和臧荼都在失败中自尽,赵王张耳和他的手下也都不笨,都伏在地上,没有一个人敢再往前走。不过,这个姿势很危险。他们还在等,等着时机成熟,再往上一跃。
幸运的是,历史上从来都有“造反”和“造反”两种说法,一种是“造反”,一种是“造反”。
皇上说你造反,你就造反。
后世的历史记载中,大概就是某位封邑中的大臣发觉不对,逃往咸阳,告诸王谋反。所以,朝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