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节奏带师司马迁(1/2)
在皇帝诏书里夹带私货,这种事儿都能干的出来,司马迁胆子好大!
毕晶心中忽然涌起对太史公的无限钦佩,虽然受了胯下那一刀,可他的表现,比绝大多数人都更有卵子,更像个纯爷们……
自然,司马迁也不全靠胆大,直戳戳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算以前是,但挨了那一刀以后也不是了——那不叫爷们儿,那叫作死。很明显,他之所以敢这么干,除了靠笔法上的巧妙布局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准确地把握住了汉武帝内心深处那点微妙的变化。
毕晶很清楚地记得,在没有穿越者刘据捣乱的真正历史上,巫蛊之祸过去没多久,汉武帝就表示出了后悔。第二年,给邦子守庙的田千秋因为替刘据说了几句话,汉武帝就越级提拔他做了大鸿胪,当年就夷了江充的三族,并开始转手报复曾经在巫蛊之祸中对付刘据的那些家伙,腰斩的腰斩,宰掉的宰掉。还建了思子宫和归来望思台,表示对刘据的怀念。第三年,也就是征和四年,汉武帝就说了那句“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而且狠狠地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当年,还下了那道著名的轮台罪己诏。
这接连发生的事情说明,汉武帝很可能在巫蛊之祸爆发之前,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有意要改正这个的错误。
这种变化应该很微妙,甚至可能连汉武帝自己都没有察觉,或者即使察觉,也不愿意往深里想,更不会当众承认。
但这一切,却没有瞒过司马迁。
虽然汉武帝给了司马迁一刀,但是实际上在随后的日子里,汉武帝依然重用着这个耿直儿充满理想和热情的史官,一直将他带在身边。而司马迁,也依然长期侍奉汉武帝左右,汉武帝心理那种微妙的变化,当然瞒不过善于观察的太史公。
而现在,司马迁就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起草了这份令人惊讶的诏书,既给了汉武帝一个下台阶,又巧妙地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心理暗示,放大了汉武帝这种心理变化,让他认为自己原本就是这么想也要这么做的。
无论这个猜测是不是真的,从结果来看,司马迁的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了赦免了参与叛乱的官员;改变了汉武帝原本的国策。
就凭这一点,太史公就无愧于来世间这一遭。
司马大大威武!毕晶几乎忍不住当场大声喝彩,同时心里也一阵阵发虚,这知识分子得罪不起啊,说不定那根笔一歪,就把你彻底带跑偏了,简直是带节奏大师,特别是那些写历史的……
当然,基于真是历史上后来发生的这些事,轮台罪己诏提前面世,似乎也没有改变历史原本的轨迹。这一点才是毕晶最在意的,并且彻底松了口气。
他这儿把事儿捋清楚,心情一松,就发现周围已经乱哄哄一片了。
事实上,在最初的万脸懵逼之后,普通军士还好,那些有一定级别的文官武将,再也忍不住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是……这是陛下认错了?要改弦更张,转变国策?
这……这……这可能么?
自己辛辛苦苦几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跟着造反,固然有害怕被巫蛊之祸牵连的原因,固然有感念太子知遇之恩、活命之德的原因,固然也有些改朝换代加官进爵荣华富贵的原因,但本质上是什么?不就是对当今的穷兵黩武、耗费国库和民生凋敝不满么?不就是希望天下安宁百姓平靖么?
如果,如果今上真要这般转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叛?
终于,有人对着周建德来了“周……周……周太傅……”说话的人声音都结巴了,“周”了半天才说成句子,又喘了半天粗气才继续问“这诏书,是,是……是……是是真的吗?”
刚刚诏书里的话实在是大违常理,一句话问得周建德也疑惑起来,别刚才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