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谨慎没错(1/2)
足球之痛其实还是可以让大多数人接受的,毕竟他只是一部分人的伤心。但经济之痛,就不只是一部分人难过了。
它体现在方方面面,生活的角角落落。
其实,很多年后,人们才渐渐的感觉到了这种压力对于我们的桎梏。
在一本财经杂志上,陈景云看到了一篇经济学家许小年做出的评论。
他说:2014年美丽国已经走出低谷,正在复苏中,经济不断向上,对于欧洲而言,最坏的时刻还没到来。
而中国经济的调整才开始,下行的趋势会保持一段时间。
中国经济的高杠杆问题,2014年才刚刚显露出来。经济的短期增长明显放缓,放缓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便是高度负债。
政府和企业大量借债,搞投资拉动,投资的结果是产能的增加超过消费能力,造成各行各业的大量过剩产能。
在过剩产能压力之下,现在也不敢投资了,特别是制造业不敢投了,投资不行,消费是不是还有希望?
很遗憾,消费不是想刺激就能刺激起来的,消费要有收入作为支撑。过去十几年间,中国居民的相对收入一直在下降,绝对收入还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落后于GDP。
结构失衡给经济带来风险,中短期最大的风险在于房地产。房地产价格如果大幅度调整,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就会水落石出,接着就会牵连到银行。
多么的一针见血,问题是这是在2014年发表的言论。如果再过个十年,有人翻出此言论,会不会感慨:此人真有先见之明!
是的,其实真正的危机在2014年已经初露端倪,只是当时决策者没有选择解决问题,导致后面成为了大问题。
许小年指出:经济结构出问题并不可怕,调整过来就好,在调整的过程中,增长速度不可避免地要下滑,但在下滑之后,就可以迎来新一轮增长的高潮。
经济有周期性波动,上上下下很正常。一个好的企业,并不是看你在上升期的扩张有多快,而是看下行期能不能撑的足够长久。
陈景云深以为然,周新云显然就是最好的例子。
或许陈景云有些马后炮,事后诸葛亮;或许没有后面那长达三年多的天灾,兴许也就撑过去了;或许正是我们撑过去了,那个丑陋的国家制造了一起天灾。
也许没有也许,谁知道呢?
如果不是蒋璐力挽狂澜,陈景云也不要想如果了,一个钟爱珠宝的失败就会压垮陈景云。
所以陈景云更谨慎了,这样绝对没错。
有两条消息可以佐证陈景云并非是杞人忧天。一则是:港城首富李嘉诚抛售了几处物业,还卖掉了屈臣氏部分股权;另外一则是:我国多地出现弃房断供,专家斥业主不守契约。
李嘉诚2014年卖掉的4个物业,总收入是410亿港币,只占到他1.2万亿港币总市值的3.4%而已。这么说起来比例似乎不大,那么问题是什么?
问题是过去几年里李嘉诚在英国投资超过4000亿港币,这4000亿港币占到了他整个商业帝国的1/3,也就是说李嘉诚整个帝国的1/3投资量都转移到了英国,这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事情。
而另外一条更让人诧异,杭城、永嘉、无锡、羊城等地都已经出现了弃房断供的案件。天爷们,这可是2014年,可不是十年之后。
对此,中国房地产产业协会名誉会长朱中一表示,“首先要请大家树立一个法治意识。既然双方签订了合同,双方都应该履行契约精神,不能因为市场下行,你就弃房断供。”
微博上的评论出人才!有人说,业主供不起了,怎么办?有专业人士分析,业主弃房只有两种情况:1.抵押贷款投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