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各种老师(2/2)
十二篇诗稿翻译成了汉文。
只不过满满一页的诗稿翻译成汉字之后就变成了半页或者是更少。
虽然黛玉尽量追求文字上的优雅,但是总有一部分黛玉觉得翻译起来特别别扭,甚至有的词汇还是跟鸿胪寺的人多方交流之后,才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词语进行填空。
以至于黛玉都觉得以后还是不要再收国外人的诗稿了,翻译起来太麻烦了。
不过这个想法可能不成立了,鸿胪寺的人表示希望黛玉尽量的让外国友人也多多投稿。
尝到了甜头的法兰西的人一发不可收拾。几日之内写出了好多的诗稿。
黛玉很诧异他们的急迫,因为法兰西的人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安娜本人甚至已经在京城里面找房子,打算在这里定居了。不少跟随来的人也都有这个想法。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客人打算在京城里定居,有一部分人在见识了大清的繁华之后,还是决定回到自己的祖国,比如说安娜的父亲。
于是他们在京城的商铺里面买了大量的物品之后准备乘船前往最近的港口出发。
他们购买的最多的依旧是茶叶,瓷器和布匹。康熙知道他们能跟法兰西的君主有联系,于是写了国书并直接赠送了一架漂亮的刺绣,上面是一只漂亮的兰花。
康熙也不在意这群人会不会把这幅国书交递给他们的国王?但是事情总是要做的,或许以后他们就可以从法兰西这边通信了呢。
而准备在京城定居的这些人不仅学着京城里的贵族安排仆人小厮等。甚至还请了教养嬷嬷,教书的先生,准备认认真真的学习大清的文化习俗等等方面。
安娜甚至恳请黛玉给他找一个精通诗文的老师,她想学习大清的诗词文化,想自己也写出来漂亮优雅的诗句,而不是他们那种非常直白的诗句。
黛玉虽然不知道安娜会不会坚持下来,但是还是给安娜找了一个精通诗文的国子监的书生,满足了安娜的这个要求,甚至还找了琴棋书画相关的老师。
只要是有关大清的文化待遇都安排了相关的老师,就看着安娜到时候会学习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