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杜甫三(2/2)
人,或许这个杜甫的姑姑本就是心怀大义的人
“哦,怎么说?”
“或许这也是她没有料到的吧……”
马皇后笑了笑,没有将刚刚心中的那个想法说出来,只是说了一个能让大众都接受的想法。
朱元璋见状也只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
【开元24年及736年,24岁的杜甫结束了第一次游玩,赶去洛阳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年大唐科举只录取了27人,但是才华横溢的杜甫却落榜了。】
“哈哈,可见能写出好诗的人还真不一定能适合做官。”
李世民如此感叹。
倒也不怪他这么想,其实想想也就明白,能真正写出流传千古诗句的人都要有一颗豁达宽广的心思和曲折的经历。
要不然写出来的诗只会有两种,要么就是华而无实,要么就是平平淡淡。
显然,在仕途一帆风顺的人身上是没有这样强大的心性的,自然也就不会写出那样美妙的诗句。
更是因为进入官场的人都必须要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在阴谋诡计沉淀下的人哪有那么多心思去附庸风雅。
有一句话说的对,时势造就英雄,前面的苏轼和如今的杜甫不就是这样吗!
【虽然成了复读生,但是杜甫也满不在乎,而是选择了继续当一名快乐的旅行家。
这一次他选择了放荡齐赵间,也就是去的山东,河北一带游玩。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杜甫的父亲在兖州当司马,优厚的俸禄足以支撑杜甫的不务正业。
也就是在此期间杜甫登上了泰山,写下了那首着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秦始皇嬴政默默的念叨着这几个字,仿佛看到了自己站于泰山之巅的那种豪迈。
众生皆伏于脚下的样子可不就是正应了这句话,没有人比嬴政更明白这种感觉的,当年他登于泰山封禅就曾生出过这种豪情万丈的情绪。
杜甫此人当真是写出了他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不错,这人不错,哪怕只是一个诗人也是相当写实。
……
赵磊看到这里对于这首诗那可真是太熟了,毕竟当初是背过的嘛!
泰山吗,下一站就去泰山吧,正好想要见识见识能治每一个嘴硬人都泰山。
【就这样,杜甫又过了几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直到公元740年,杜甫的父亲去世,他再也不能啃老了,他的人生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公元741年,也就是开元29年,大唐盛世的最后一年,杜甫结束了自己十年游玩生涯,回到了洛阳。
他迎娶了弘农县司农少卿杨怡之女。
说起这个弘农杨氏,这个家族可以说是真正的靠着抱大腿而延续千年的家族。
当时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的士兵都在争抢项羽的尸体,其中杨氏的老祖宗杨喜抓住了项羽的一条大腿,因此杨喜也被封为了赤拳侯,他也为杨氏家族打下千年的基础。
据说隋文帝杨坚就是出自弘农杨氏。】
项羽:???
“叔父,天幕在说个啥?”
直播,给古人看中华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