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朝鲜投降(2/3)
粮不支旬日,而江华败报忽至,俄顷之间,军情汹汹,不测之变,迫在目前,当此之时,智者无所用其智,勇者无所施其勇。”
由此可见即使没有凤林大君的劝降,南汉山城实际上也是濒临崩溃了。
可是这一点也是皇太极无法知晓的,他只知道南汉山城中还有超过一万三千多朝鲜正规军,城墙坚固无法短期内被攻下。
而且由于扬古利的阵亡,对于整个清军的士气打击非常大,皇太极无法再承受持续性的巨大损失了,否则他此次攻打朝鲜的战略成果就会大打折扣,他本人的威望就会大打折扣。
这样的信息差和实际情况,是皇太极最后时刻还在坚持招降的根本原因,这也让朝鲜王国逃过一劫。
力主招降的皇太极对非常识时务的凤林大君李淏非常满意,心里已经有意扶持李淏上位的想法。而凤林大君的亲兄长昭显世子的悲剧命运已经注定。
崔鸣吉来到城外大营后,清国负责谈判任务的英俄尔岱秉承着皇太极的旨意,宣布了以下条款:
一、当去明国之年号,绝明国之交往,献纳明国所与之诰命册印,采用大清年号,并按期躬来进谒(笔者注此条很明显是要朝鲜断绝与明的交往,成为清国的属国)。
继续阅读
二、尔以长子,并再令一子为质。诸大臣有子者以子,无子者以弟为质。尔有不讳,则朕立尔质子嗣位(笔者注这一条就是明显的威胁之语了,李倧总共只有两个儿子,都得去清国当人质,如果李倧不听话,皇太极就要自行任命朝鲜国王了,听上去确实有点欺负人。)。
三、从此一应文行文移,奉大清国之正朔(同第一条)。
四、其万寿节及中宫千秋、皇子千秋、冬至、元旦及庆吊等事,俱行贡献之礼。并遣大臣及内宫奉表。其所进往来之表及朕降诏敕,或有事遣使传谕,尔与使臣相见之礼及尔陪臣谒见,并迎送馈使之礼,勿违明国旧例(同第一条,只是细化了。)。
五、朕若征明国,降诏遣使,调尔步骑舟师或数万,或刻期会处,数目限期,不得有误(笔者注这一条就非常狠辣了,彻底断绝明、朝的关系,并且剥夺了朝鲜军队的自行指挥权,跟现在的驻韩美军非常类似。)。
六、军中俘获,过鸭绿江后,若有逃回者,执送本主,若欲赎还,听从两主之便(为清军掳掠朝鲜百姓大开绿灯)。
七、尔与内外诸臣缔结婚媾,以固和好(实际上是鼓励朝鲜与清国通婚,以便于更深的控制朝鲜,这一条实际执行的不多)。
八、新旧城垣,不许擅筑(笔者注就是不允许朝鲜拥有足够的防御工事)。
九、尔国所有瓦尔喀,俱当刷送(笔者注实际指的是所有的女真逃兵逃民,朝鲜必须将这类人还给清国继续当奴隶,断绝了清国的逃民之风。)。
十、日本贸易,听尔如旧,当导其使者来朝,朕亦将遣使与彼往来也。其东边瓦尔喀,有私自逃居于彼者,不得复与贸易往来。尔若见瓦尔喀人,便当执送(意思同第一条和第九条)。
十一、每年进贡一次,其方物数目:黄金百两,白银千两,水牛角二百对,豹皮百张,鹿皮百张,茶千包,水獭皮四百张,青黍皮三百张,胡椒十斗,腰刀二十六口,顺刀二十口,苏木二百斤,大纸千卷,小纸千五百卷,五爪龙席四领,各样花席四十领,白苎布二百匹,各色绵绸二千匹,各色细麻布四百匹,各色细布万匹,布千四百匹,米万包(这一条不用解释了吧?相当于对朝鲜的大放血,清国得到了营养,朝鲜再也无法自立。)。
实话实说,清国的这十一条条款一开始确实存在恫吓的意思。
毕竟谈判吗?都是坐地起价然后漫天还价的。
崔鸣吉听闻英俄尔岱所说的条款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