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塔拜的麻烦(2/3)
筹帷幄,所以所统帅的军队从未超过千人。在以军功授予爵位的清国,他的地位只能算是二流,崇德元年被皇太极册封为辅国悫厚公。
塔拜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长子和五子早夭,剩余的六个儿子中,最为出色的就是次子额克亲,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军功受封为贝子,在北疆对付野人部落;其次就是四子班布尔善,班布尔善时年二十岁,有勇有谋,与鳌拜的关系很好,在塔拜的所有儿子当中,只有四子班布尔善和七子喇都海熟悉汉语并且会书写汉字,他们兄弟俩在满洲人看来都属于高级人才。本次出征中除了八子爱新觉罗.巴特玛费扬武留守家中,次子额克亲留守北方外,其余四子全部从征。
作为皇家人员,包括塔拜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已经度过了开始时候的草创时期。现如今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就是一场行军大游行,真正的恶战会有那帮蒙古八旗和汉军去打的,然后就是鳌拜、图赖那样的少壮派去打,他们这种二流部队只是为了掳获更多的奴隶人口和资源,尽可能为自己为家族争取更多的利益,别的方面都是次要的。
所以塔拜这次出击带着自己的三子巴克亲和六子拔都海,四子班布尔善听闻老阿玛只带领600人就去追击。实在不放心,在一个时辰后,带着年仅14岁的七弟喇都海一起,率精锐骑兵三百,往南面支援他们的阿玛。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是他们的阿玛塔拜自认为压根不需要任何支援,再给点时间,等到寨子内的明军士兵再饿一顿,他就率部全力冲入寨中,那样就能减少杀戮,增加俘获的精壮人口。
也正是因为塔拜的这种自信和明军的士气低落两方面原因,才使得塔拜没有派出更多的夜不收探查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越来越临近的风险。
魏僧寨东南十里外的卫河大堤下
安庆右营的三千名将士正在陆续渡河,附近的百姓以为是清军来袭,全部逃之一空。
张鹿安觉得军情不明,便派遣马国勇带着陈利宝一起,在前方侦查。不到半个时辰,安庆右营的士兵还没有完全渡河完毕,马国勇和陈利宝就打马赶回,向张鹿安报告了前方的军情。
此时的安庆右营里分为了两派,一派以陈新薄为首,主张不去管,直接带兵从南面绕道二十里,再绕道广平折返,往巨鹿方向而去;
另一派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主张不能见死不救,一定要把自己的同袍明军解救出来。而且这一路比较近一点,走魏僧寨一路,要么从西北通过威县到达巨鹿,要么过丘县往西渡过漳水后,再直接右转向北,便可直接到达巨鹿贾庄,比走广平快了至少半日的路程。
张鹿安虽然救父心切,但是作为带兵的人,他心里更是清楚,军心只能善加利用,而不能完全背道而驰,于是张口问道:
“前方是哪一部清军?我方又是哪一部分官军被围?”
这个问题就让马国勇有点犯难了,只得说道:
“清军全部都是白甲白盔,应该是满洲正白旗(注1),我方是关宁军的一支,具体番号不详。”
“你们觉得能不能打?”
“将军,属下觉得可以打,理由是包围圈内的明军看上去还有很多人,他们被包围了士气下降,没了心气神了,一旦知道外面有官军支援,他们肯定会奋起一搏的。而清军虽然精锐,但是只有六百人马,咱们是他们的五倍以上,这么富裕的仗,没有理由不打。”
张鹿安见此,知道多说无益,只能下决定道:
“那就打吧!至于这股正白旗的清军的领军者,不管是谁,他们正在围攻咱们的官军兄弟,咱们就给他们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至少也要给他增加一点麻烦。但是有个要求,不管战况如何,大家只有半天时间,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