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议和(1/2)
轩辕氏在民间的声望确实非常之高,根本就是一呼百应,来投奔的势头直接超越了之前的姬玥凌。
姜氏洗脑三百年自家为天下正统,也盖不住三家都是正统的这个传统观念。
天下苦苛政已久,先是金罗城守卫战将朝廷军队强势的印象抹除,再到云靖态度谦逊且给出优厚条件的去招安反抗势力。
这一来,中原地区直接变成姜氏以及轩辕氏两大集团争锋。
姜氏有着三百年基业,而轩辕氏为祖龙之后,云靖也苦心经营多年。
一时之间,竟分不清哪边会占优势。
对于被压迫的百姓来说,自然更多的是选择支持轩辕氏。
一些世族都在观望。
东方渊倒是很高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大齐越乱越好,他就喜欢看别家内斗。
就说之前,如果让他攻打江南水师,必定也会折损不少,结果大齐内乱直接削掉江南水师十万大军。
对大齐水军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重创,没那么快能回血,水军哪有这么好培养的?
这次看看姜熹那小子会不会再动用江南水师,要是姜熹再把人调走,那自己的水军就可以把小动作搞得更大了。
怎么说也得啃上几口肉,先将长江以南控在自己手中。
还有南疆那边的云家军,东方渊感觉有点迷惑。
云靖都已经起事了,这么大的事情,那位云家少主不选择去支援自己的父亲吗?
------
姜熹从各地调取人马,加上自己大肆征兵的那些,也有几十万大军。
他向曹金玉下达旨意,曹金玉心里有苦说不出,出兵是不可能出的,这边的兵马他根本调动不了。
只得采用延缓之计,回复说西域部族入侵,他被牵制着,暂时回不来。
姜熹大怒,说完追究他抗旨不遵,派人将他京城的府邸包围起来,却发现他家已经人去楼空。
真正的曹家人都已经转移走了,留下的都是假的。
姜熹又派人去调查其他派去西域那边的人的家人,发现是一样的情况。
如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那群人已经叛变,指望不上了。
果然一个两个都是不能信任的家伙!
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让他有些慌乱,从前做傀儡皇帝时,本来带着一种消极的心态,那时更多的是无奈与不甘心。
现在他掌权已经这么多年,怎么可能舍得放手,让他放弃皇位比杀了他还难受。
如此心态下,江南水师那边也硬生生被他调走十万人。
在姜熹看来,东清国正跟南疆国打仗,应该顾不过来。
还有云诗尘的军队,姜熹想到这,眼神隐晦不明。
终是无缘啊……
朝廷军与云靖的军队开始交锋。
不,现在应该称之为轩辕靖了,他已经恢复了轩辕这个姓氏。
轩辕靖这一路算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之际,也开始膨胀起来。
就越发的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如今的一切,都是厚积薄发的成果,再没有人能阻止他的脚步。
不久后,姜熹收到云诗尘自南疆发来的加急奏折。
云诗尘表示,朝廷如今处在危机时刻,攘外必先安内,虽说反叛者为自己的父亲,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国家大义面前,她选择割舍亲情,请求皇帝准许她与南疆议和,再率领大军回大齐支援朝廷大军。
行字间满是家国情怀,情真意切,姜熹有些犹豫,便去询问国师的意见。
国师看完这封奏折,神情有些复杂。
不过,他还是跟年轻的帝王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