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准备出国(1/2)
对于张步凡来说,自从19岁之后最有意义的一个新年就这样过去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两人彻底化身咸鱼,要么在小饭馆窝着,要么在佟丽亚家窝着。
佟爸佟妈要到大年初九这天才能回来,而张步凡注定没法在他们回来的第一时间就去面对他们了。
原因很简单,在这之前,他要出一趟国。
《石头》这部电影在七印象的运作下,成功的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作为制片人以及主演,张步凡当然得去一趟。
在这里就必须普及一下柏林电影节的常识了。
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柏林电影节对于入围电影的筛选远比什么金马金像之类的要严格得多。
先说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这个也是参与条件最苛刻的,有着极大的排他性,而这排他性分两个部分。
第一个排他性,就是能够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至少需要是海外首映要放在柏林,意思就是说,一部电影想要参加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除了可以在本国提前上映,在海外上映的首映,必须要在柏林电影节进行,而德行国本国电影,则必须是世界首映得在柏林电影节,否则的话,连报名主竞赛单元的资格都没有。
嗯,特别说明一点,这里的上映不是单纯指在院线上映,也包括了电视以及网络放映。
第二个排他性则是针对颁奖礼电影节的,想要参加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部电影在此之前必须不能参加过任何其他的颁奖礼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必须是一部电影参加的第一个。
只有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电影,才有了参加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资格,看清楚,只是获得资格而已,至于能不能入围,评不评得上奖之类的,那就都是后话了。
像《石头》这样已经参加过金马奖的电影,已经没有资格报名参加主竞赛单元了,当然,张步凡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以《石头》的质量,别说主竞赛单元了,就连”景”单元都没可能参加。
“景”单元是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以下最重要的一个单元,有点类似于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
“景”单元号称对知名导演和新人导演一视同仁,要为当代电影世界“号脉”,为那些被商业市场冷落的文艺片寻找放映平台和出口。
实际上呢,能够入围到这个单元的核心展映部分的,要么是那些知名导演的新片;要么本身是已经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的年轻导演;要么有其他知名导演的推荐。
当然,也不是这样,总还是有一些电影是靠着本身质量,它足够大胆、先锋、边缘和挑衅,足够符合”景”单元的“口味和追求”,也能入选。
不过很可惜,《石头》依旧够不上格。
所以,在和管琥那边商量研究之后……嗯,其实主要是管琥分析张步凡听着,两人最终把目光放在了“论坛”单元上。
“论坛”单元比较有意思,它更注重于对于电影媒介本身或电影本体的讨论,目标在于拓展观众对于电影的认知,同时试探传统影像的边缘,并更加新鲜的表达视角。
是不是特别抽象?别急,等看了它的选片范围你猜会明白什么叫抽象。
“论坛”单元的选片主要聚焦三个主题,当代影像与历史影像、胶片与数字电影、装置艺术表演与音乐。
是不是除了中间那个之外,另俩看着都有点懵逼?
张步凡也懵逼,但寻思了半天,《石头》立面棚户区被拆迁了,新旧城区的对比,是不是也算当代影像与历史影像啊?
按照管琥的话就是,“你就别琢磨这些东西了,看着玄乎的不行,说白了就是老外忽悠人的。”
张步凡才不信他的鬼话,你丫好歹也是一大导演了,《斗牛》在国外也算小有那么一点名声了,结果这些都不懂,丢不丢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