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科幻小说的未来(2/3)
还津津有味。
毕竟他本人即将投资电影,多了解些大腕导演的思路,有助于回头自己当好顾问。
但没多久,陈锋渐渐失了兴趣,因为刘卡德的讲解太详细,而他偏偏又知道詹姆斯这部片子的票房和口碑状况,只能说比较优秀,但远算不上经典。
大约个把小时后,摄影棚外的沙滩中,太阳伞下,陈锋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至于刘卡德则很是拘谨的呆在旁边。
“卡德,你喜欢科幻吗?”
“当然喜欢。”
“最喜欢的是什么?”
刘卡德沉吟片刻,“《光明王》、《环形世界》、《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基地》系列。”
陈锋比出个大拇指,“好眼光。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
“很多公认的经典长篇科幻,大多产生于几十年甚至近百年前。近些年虽然也有不错的好科幻,但经典长篇巨著的数量与过去完全不能比。你觉得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现在的读者厚古薄今吗?”
刘卡德略显尴尬,“抱歉,我不太明白厚古薄今的意思。我的中文水平比较一般。”
“就是当代人总会去特别推崇以前的故事,对与自己同时代的作品先入为主的表示鄙夷。哪怕这些作品本身的质量其实不分高下。”
在如此讲的时候,陈锋想起了早期时间线中刘卡德自己的《星河不灭》系列。
这本书成就经典,并被改编成著名电影,也是发生在他本人过世后几十年的事了。
在刘卡德还活着时,《星河不灭》没少被喷。
刘卡德咀嚼了一下陈锋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我认为可能是这些了不起的作者用提前几十年的眼光,从纯幻想的角度切入,又找到足够合理的科学依据,在巨著中描绘的未来理论,在这些年里逐渐被认可。科技进步证明了部分原本纯粹架空的理论竟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让他们在几十年前的幻,渐渐的变成了如今的科,所以才被封为经典。”
陈锋笑着点头,“是的,哪怕某一本书错了一大部分,可里面只要有几个点是正确的,故事本身又符合逻辑,那么这书便不失为一本好科幻。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当代的经典科幻越来越少了。你得知道,刚才你说的那几本书,在刚刚诞生不久后就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刘卡德想了很久,无奈摇头,“这太深奥了,陈老师您知道原因吗?”
陈锋点头,“我的确知道。”
陈大师心中有结论,但这不是他本人的独创,而是来自多条时间线里众多史学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归纳总结。
当人类文明步入公元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人类仿佛真就失去了想象力,此后创作的科幻作品是一代不入一代。
科幻越来越幻,越来越不科。
譬如第八时间线中,二十一世纪还有《三体》、《星河不灭》、《发条女孩》、《影子先生》等作品,此后却不可逆的日渐式微。
到了二十五世纪,反倒就剩下寥寥一两部,其中有一部还是陈锋本人的纪传体《锋蕾》。
陈大师表示辣眼睛。
时间再到三十世纪后,就更惨了。
别说鸿篇巨著的,就连电影都没了,这让陈锋很痛苦。
一是他在三十一世纪闲暇消遣时只能看“古董老片”,二是这让他焦虑人类是否真的丧失了幻想未来的能力。
所以他曾专门花费精力去研究史料,这才去琢磨透学者们公认的看法。
现在他准备稍微点拨刘卡德,便要从二十一世纪的科幻开始说起。
“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一个现象。你是否觉得最近这些年的科幻、电影以及电视剧里幻想的成分越来越重,科学的成分却越来越低?”
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