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 大济朝官衔制度(二)(2/2)
制不复存在。
武帝初,恢复北军组织.并扩大北军为北军八校兵,即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兵。
日常事务由中垒校尉兼掌,另派监军使者监领。
东汉裁并八校为五营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置北军中候一人监军,屯戍和出战任务加重。
二是中尉卒。由中尉后改称执金吾统领。
主要负责京师,维持治安;皇帝出巡时,则随行护驾,侍从左右。三是城门屯兵。武帝时始设,置城门校尉统领,以外戚、近臣充任。
下有司马和十二城门候,领兵分守长安十二城门。东汉相沿,洛阳十二城门亦设城门屯兵警守,兵员略有减少。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拥兵割据。
外戚大将军何进,北军五营及期门、羽林后,宦官集团逐募京畿丁壮,创设西园八校尉军。
各置校尉一人统领,总领于上军校尉,从而形成外戚、宦官分掌京师兵的局面。
郡国兵即地方兵。汉初,高祖令各郡国选择勇武有力者,因地势所宜,置材官、骑士、轻车、楼船,各有员额。平时参加军事训练。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济军队编制人数,仿汉:
汉朝一个营的编制是2000人。
汉代的兵制是以二和五的倍数为计算。
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
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
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
两个队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个屯长。
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
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
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独立的作战单位,通常统军者乃将军或是校尉。
汉朝文职高官的掌职及俸禄如下:
一、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二、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三、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爹!快躺下,女儿让你做太上皇!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