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援助吐蕃(2/3)
就传到了秦狄耳中,对此他并未表态。那些人毕竟不是汉人,传递些合理的消息,也在情理之中,由他们去吧。
有了吐蕃这个先例,第二天中山国便与汉朝签订归属契约,中山国的疆土纳入大汉版图,至于一些附加条件,则需要中山国的国君亲自洽谈。
双方签订契约后,尚书台当即就拟定了名单,奉皇帝旨意亲赴中山国,洽谈归属的详情。
有了吐蕃与中山两国的归属后,一些塞北的小国开始变得动摇。即便如此他们也无法做出什么许诺,临行前国君没有给他们那么大的权力,就算他们想与汉帝亲近,也要先回国请示国君才能做出最后决策。
二十几个国家,最终有两个归属于汉,七八个国家与汉朝签订同盟。西方的那几个国家中,只有斯坦一国与汉朝皆为了同盟,双方友好结交,本着互利的原则,开辟两国商道。
计划是制定了,但真的实施起来,还有不小的难度。两国并不是邻国,中间还间隔了三个国家。想要通商的第一步,重点就是要打通其中关节。这些琐事就不用秦狄操心了,朝着自会有人按照皇帝的布局去实施。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转眼间过去十日,和谈一事彻底结束。除了被秦狄留下的那些人,其他各国使团开始陆续返回他们的国家。
这次邀请诸国前来,喜忧参半。喜的是对塞北局势有了新的了解,忧的是见识到了西方国家的野心。
这段时间契丹那边不断有消息传来,正如他们之前想的那样,耶律空成为契丹可汗后,一些反对他的部落表达出了强烈的不满。有可墩背后坐镇,又有萨库的支持,那些反对的首领部落们,遭到了强烈打击。
这里说的打击,并非是派兵征讨。当初耶律齐辉再世之时,为了更好控制各部落首领,集中契丹的权利,每一个部落首领都会将他们的一个儿子送到大定。美其名曰辅佐可汗,实则就是留在大定的人质。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在契丹人的眼中,对儿子看的格外重,这是上天赐予的恩赐。儿子越多,越能彰显一个部落的强大。
他们留在大定的儿子们,在耶律空成为可汗后,就成为了制衡他们的软肋。谁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有去无回,否则必会遭受天谴。迫于这种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心中的不满,只能强行抑制。
更重要的一点,是耶律孟和耶律延都不在大定,他们反抗也是徒劳,稍有不慎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耶律孟前往汉朝京都,本是秘密。在耶律空继承汗位后,这个秘密被公之于众,甚至有谣言说,耶律齐辉的死,是耶律孟与汉帝联合,共同作出的谋划。
至于耶律延,自从那日奉可墩大令,率部追杀刺客后,就再也没有返回过大定。追赶着他们遗留的痕迹,在契丹境内全面搜索。
当初上官云锦等人故布疑云,有点效果但效果不大。耶律延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寻找到了他们的南下的痕迹。看他们逃走的方向,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他们是想一路南下返回汉境。
确定他们的目的后,耶律延放弃了追捕,日夜奔波,直接前往边关,准备截杀他们。
他南下追杀刺客,对耶律空背后的势力而言,这绝对是一个铲除二殿下势力的好时机。大定那些拥护耶律孟与拥护耶律延的官员,不是被杀就是被囚禁。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要整治他们,随便找个理由那就是掉脑袋的死罪。他们手中又没有兵权,毫无忌惮。
此举虽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他们大多是敢怒不敢言。人生在世,没几个人真的能做到慷慨赴死。再退一步,即便自己走了,至于自己的家人,必定也不会落下什么好下场。保全自己,便是在保全家人。
契丹境内的变故太大,这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