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大明圆宝(2/2)
宝,主要是讳朱元璋的元。
再加上银币是圆形,所以定名为大明圆宝。
银币背面中间写着一两,周围搭配着精致复杂的纹路。既能起到装饰作用,又能起到防伪作用。
崇祯看完之后总结出三个字:很精致。
“陛下,”李进开始介绍:“每枚银币重一两,其中银九钱一厘,铜九厘。在实际铸造过程中会产生浮动,但不多。”
“嗯,”崇祯点了下头后问:“为什么是这个比例?”
“主要是增加私铸的难度,”李进解释起来:“银币含的银越多,颜色越白,质地越软;铜越多,颜色越暗,质地越硬。”
“现在的银币软硬适中,使劲咬的话能用牙咬出痕迹却又咬不坏。”
“私铸者为了谋利,肯定在私铸时会削减银的比例,并往里面添加铜,铁,白铜或者铅。”
“加铜,铁,白铜不但会使银币变暗,还让导致银币变硬咬不动。”
“加铅呢?”崇祯问。
“加铅虽然能让银币变软,但成品的颜色比真钱暗很多!”
“除此之外还能用听声法,火烤法辨别真伪!”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进详细介绍了辨别银币真伪的办法。
崇祯听得很认真。
币制改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货币是什么?
国家信用的体现!
银子之所以成为明朝主流货币,最关键的原因是自身价值属性高,且不好造假。
老百姓用牙咬一下就能辨别真伪。
所以发行银币首先要考虑造假问题。
如果造假难度很低,那么新币很快就会遭遇信誉危机。
最终导致币制改革失败。
有大量银子的守旧派为了保证资产不缩水,会用各种方法抵制新币。
如私铸,造假扰乱市场等。
这些都是挑战!
听完辨别真伪的方法后,崇祯想了想:“就按照这版的样式铸币吧!除了南北两京外,还要在各省设立铸币处。”
“请问陛下何时开始铸币?”
“现在就可以开始了,铸出来的钱先不要拿出来,放入府库备用。”
“遵旨,”范景文认真记下后又问道:“臣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范尚书请讲。”
“据工部计算,铸造一枚银币的综合成本约在九钱四厘左右。每换一枚银币,朝廷就有六厘的利润,请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这些钱?”
“一半上交朝廷,一半归地方衙门作为常费自行处置。”崇祯认真思考后回答。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