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名落孙山(2/2)
声巨响。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周围的其他几位考官都吓了一跳,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葛兄,何事如此动怒啊?"有人好奇地问道。
只见那位姓葛的考官怒气冲冲地说道:"你们自己看看这份卷子!这考生不好好答题也罢,竟敢在文中大肆讥讽咱们这些考官,说什么我们不配做当朝大学士,倒是更适合回家种田!岂有此理,真是气死我!"说完,他还把试卷往桌上狠狠一摔,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心中的愤恨。
“啊?竟然还有如此胆大妄为的考生?他叫什么?”考官一脸惊愕地追问道。
“此人名叫于文宏。”一旁的侍从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好一个于文宏,我倒是要瞧瞧他的文笔究竟有多么锐利,竟敢口出狂言!”考官心中暗自思忖,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科考本应是为朝廷选拔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但尔等身为当朝大学士,整日埋头苦读圣贤书,如今竟东拼西凑、胡乱出题,简直就是误国误民!与其在此滥竽充数,何不趁早辞官还乡,归隐田园……”
考官逐字逐句地读完了这篇文章,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情绪。然而,令众人诧异的是,他的脸上并未浮现出丝毫的怒意,反倒流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喜悦。
原来,早在出题之时,这位考官便曾提出宁愿沿用旧题,也绝不能肆意编造新题的建议。只可惜那些位高权重的高官们对他的良言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如今看到于文宏在考场上公然抨击这种不良风气,考官心中不禁生出一种认同感和惋惜。
就是因为这篇文章,使得才华横溢的于文宏最终未能金榜题名、名落孙山。
赵老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对于文宏大失所望,反而鼓励他不要气馁,要继续努力学习,等待三年后的下一次科举考试。
于文宏感激涕零地向赵老爷叩头致谢道:“承蒙老爷多年来对我的厚爱与提携,此等大恩大德,文宏没齿难忘!只是昨日接到家中书信,得知家父近来身体欠安,状况令人担忧。既然已无法实现报效国家之志,那么我必须回家侍奉家父以尽孝道。还请老爷见谅!”
说罢,于文宏再次深深施礼,表示对于赵老爷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不得不归家的歉意。
赵老爷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嗯……既然如此,那就照你说的办吧。”接着,他转头对身边的管家吩咐道:“去准备一份丰厚的礼物,把马车也预备好,送于文宏回家。”
“我这就去办。”
大清:第一廉官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