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蒸汽火车(2/3)
蒸汽纺织机需要八千元。” 林希如实相告。
邱业眉头微微皱起,略作思考后回应道:“林尚书,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就按这个价格吧。四海贸易需要十五台蒸汽纺织机,这些机器需要运往西宁省的织造坊,到时还得麻烦武器院的工匠们前往安装。”
“要安装在西宁的织造坊?邱经理,汴京这边的织造坊不需要吗?” 林希有些疑惑地问道。
邱业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陛下觉得蒸汽纺织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整天烧煤,若是有许多烟囱在汴京城旁边冒烟,会对汴京城的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毕竟京城乃我大宋之根本,需谨慎对待。”
“哦,原来如此!” 林希恍然大悟,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什么环保概念,但他也明白,那么多浓烟笼罩在汴京城上空,总归是不好的,会影响百姓的生活,也有损京城的风貌。
“邱经理,这个蒸汽纺织机跟水车比起来,产出的棉布能多不少吧?” 林希老家在福建,家里也经营着一个织造坊,看到蒸汽纺织机的神奇之处,也动了将自家织造坊进行改造的心思。
邱业嘴角上扬,笑道:“那差距可大了,蒸汽纺织机的产出大概是水车的三倍。林尚书也对此感兴趣?”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现在泉州港每年都有大量棉布销往海外,家里有个兄弟在经营织造坊,一直想扩大规模呢。” 林希也不藏着掖着,坦诚地说道。
“陛下既然让大宋月报报导此事,应该是想大力推广吧。毕竟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经过大宋月报的大力报导,蒸汽纺织机的生产效率传遍了大宋的每一个角落,许多人都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没过多久,在朝会上就有很多官员提出推广蒸汽纺织机的建议。赵立庆顺应民意,欣然同意。
武器院顿时忙碌起来,不断接到来自各地的订单。正好这段时间工匠们除了试验火车上的蒸汽机,也没有其他紧急的任务,便开始全力制造蒸汽纺织机,这也为武器院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让武器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紫宸殿内,兵部尚书林希前来向陛下奏报:“官家,截止昨日,武器院共接到一百三十六台蒸汽纺织机的订单。只是如今武器院还要制造铁轨,人手实在有些不足啊。”
“疏勒城那边的武器弹药库存,应该够用很长时间了,把那个分院关闭封存,人员全部调回。” 赵立庆一直对疏勒的武器分院有所顾虑,不想让其长期存在,因为那里存在着泄密的隐患,可能会对大宋的安全造成威胁。
“是,官家。” 林希领命。
关闭武器院分院其实是枢密院和兵部众官员的共识,不过他们的出发点略有不同。这些文官们对武将从骨子里就存在着不信任,他们担心遥远的西域一旦有了充足的武器供应,就有了从大宋分裂出去的资本,所以对于关闭分院一事并无异议。
赵立庆接着说道:“鄂州那边生产修建桥墩所用的大铁管,现在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了,把周大成调回来,朕还有事要交给他做。去办吧。”
“是,官家。臣告退。” 林希躬身行礼,然后缓缓退出大殿。
樊楼的雅间内,石泊和王文常相对而坐。最近中原银行的股票价格一直保持稳定,两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股票市场上出手买卖了。
王文常端起酒杯,轻抿一口酒,有些遗憾地说道:“石兄,江南那边两家股票交易处可是热闹非凡啊,当初我们没有过去捞一笔,真是可惜了。”
石泊也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叹气道:“唉…… 听说现在那边也跟这边差不多了,股票价格都很稳定,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石兄,要不我们再来一次,想办法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