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生日宴(二)(2/3)
教读书写字,算术和常识课外,还要求教授律法和道德?”快要酒足饭饱,开始谈天说地时,桃正曦一杯美酒下肚后问道。
“是的,我认为这些从小开始学会比较好。”杨羽耀颔首承认道。一般来说,学堂会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但不会单独拿出来教。而法律,这个世界各个国家倒也有相对成体系的律法,但对于绝大多百姓来说,对各种律法属于不知道或不记得的状况。
这个世界的各个国家,若是发布了一个新的法规,通常的做法是在人口流量大的地区贴上新的法规,并派专人讲解。这种方式,对于普遍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来说确实比较友好。
但问题是,如此传播方式过于碎片化,不但可能会因此错过而不知晓,记不住如同白听,还因为讲解者讲解方式和自身理解方式搞不清新旧法规究竟是并行、囊括补充还是替换的关系而错乱。
而人的孩童时期,记忆力普遍较好,杨羽耀认为,若这时培养他们对律法成体系的的了解,养成相应的思维,未来哪怕遇到各种法规更迭,也会更加容易理解。不学法单靠道德约束的话,威慑力总不能够。
继续阅读
杨羽耀阐述了他会如此安排的的思路后,席间一时陷入短暂的沉默。在这些长辈们看来,杨羽耀总能提出新颖的,充满启发的想法。就是想要获得这些令人惊叹的想法的前提是,得想法子诱导杨羽耀将这些想法说出来。
“皇儿,小耀的这个想法你怎么看?”桃正曦打破了沉默,开口向桃烨铄问道。
“儿臣以为,此想法十分在理,儿臣在查一些案件时,便不时会遇到不知法因此犯下恶行之人。不过可以等几年先看看如此教导会有何成效,再考虑是否在其他地区进行推广。”桃烨铄谨慎地答道。
他并非觉得杨羽耀的这种做法不好,只是要求能做到如此效果,对于教书先生的水平也需要一定的要求。玉桂,相宁原本的教书先生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极少,在杨羽耀决定去玉桂之前,这片地区显然不适合需要脱离土地生产的读书人。
如今这两地的教书先生,来源于被派来建设这两地的徭役中,因为杨羽耀而决定留下来的人。按照夏国的律法,若是能考取秀才,则可以免除徭役。没能考取秀才的读书人,则必须也服徭役。
但让仅仅是识字的人做教书先生,显然水平不够。因此玉桂和相宁的那些新的教书先生,都是童生。童生作为成为读书人最低的一个门槛,其实水平也不是很够。很多人也都是对律法一知半解。若是让他们来教人律法,成效如何不好说。
当然,杨羽耀也有解决的方案,水平不够,培训就是了。在律法这块,他可是有滕瑜这个自小便对各国律法充满兴趣,对其有深入研究的尖端资源。
只要能给滕瑜搞来齐全的律法资料,他便可以自行钻研透彻并编纂出适合的教材。将教材发给各个教书先生,再通过通讯手环进行远程“广播”授课,然后定期进行考核。就成了一套简单的教书先生的律法培训体系了。
至于夏国的其他地方能不能照搬此法,就暂时不在杨羽耀的考虑范围里了。
酒足饭饱之后,来自产业园的宾客们又被陆陆续续地送了回去。其实这些宾客中不少人原本的想法是想下午去夏都外城逛一逛的,但杨家位于夏都内城,他们这些宾客是不可以随意出入,他们若是去,必须有主人家的陪同。
但若如此,显然就太麻烦主人家了,享受完宴席还要主人陪玩,一般人都不好意思。更何况,这主人家还是上司的家人,那就更加不好意思开口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杨家人乐于带光羽和青锋保全的直属员工去夏都外城逛一逛,也不能带那么多人去。就算身为皇帝的桃正曦都没说什么,让内城的其他人撞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