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洛阳(三)(11/12)
外,臧霸的旧部如吴敦、尹礼、孙康等人都被解除了兵权。曹丕基本上实现了他的青徐计划中的“更换城守,夺其兵权”的目标。而此时曹丕驻扎在广陵一带的军队便成为了曹丕威慑青徐豪族的助力了。因此这一批军队便看似是为伐吴所准备的,实则是为震慑青徐大族而准备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这次六月与九月,分别代表的是黄初五年九月和黄初六年六月,也就是说,那六月的利城兵变其实就是青徐之地的世家造反出现的反击,不过这次反击迎来的就是曹丕的雷霆。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提到的起兵之人为郡兵蔡方。这不由得便让人起疑,明明是郡兵起义,为何会引申到青徐一带的豪族呢?若是我们将这一次兵变与六年前的青徐兵兵变放在一起看的话,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六年前的青徐兵兵变的一次延续。
六年前的青徐兵兵变,因为曹操身死的缘故,青徐兵认为天下将乱,因此纷纷脱军;曹丕虽然以怀柔的手段暂时让青徐兵归队,但是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在六年之后,豪族们借助曹丕削兵事件,再次煽动这一批本来就对曹丕政权有意见的青徐兵反叛,进而便引起了利城兵变。
六年前的青徐势力豪族之人,已经尝到了甜头,自以为他们能够再次创造出一样的局面,赢回他们的首领,赢回他们的利益,但是现在的曹丕却已经不是六年前的曹丕了。
曹丕面对着青徐兵变发挥出了自己过人的政治能力,他一方面派出士兵镇压叛乱,一方面又采用怀柔手段赦免被胁迫的叛军,以求逐渐分化叛军。据记载
“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其见胁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
屯骑和步兵校尉这两个职位只在一个地方有,那就是直属曹丕的洛阳大军军营之中,只有在那里,才会有这两个职位,也就等于是,地方某个地市出现了问题,中央特种部队加上隔壁省的大军直接扑过来了,将他给扑杀了。
曹丕动用了屯骑和步兵,并且还有青州刺史的士兵讨伐叛军,同时还下命令赦免被胁迫的叛军。在曹丕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的手段下,这支叛军迅速土崩瓦解,不久之后便消失了。
广陵之战发生在黄初五年、六年,在臧霸夺兵事件后的一年。这场战役非常奇特,奇特在它的声势非常大,但是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根本就没有和东吴刀兵相见。当时曹丕聚集了十余万大军,旌旗长达数百里,气势很足,但是效果却非常差。
而且广陵这个地方,根本就不适合作为战场与吴国开战。首先来说,广陵一带江面非常宽阔,对于渡河作战的曹丕来说,应该尽可能选择江面狭窄易渡之地而不是宽阔之地;其次,此时吴国的都城在武昌一带,即便是从广陵渡江,也无法威胁到孙吴首都,因此战略价值不大。
一般来说,曹魏在进攻孙吴的时候,往往都会从颍水入淮水,然后经寿春,沿淝水入江,之后再进攻建业。不光是曹魏,此后的后秦也是沿着这样的路线进攻东晋的。因此从广陵强渡是一个不太明智的选择。我们也可见,在实际作战之中,从广陵强渡是失败的。如
“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不仅战役进展不顺利,作为此次南征的支持者,曹丕的战略计划中也出现了非常奇特的想法,据记载
“见贼可击之形,便出奇兵击之,若或未可,则当舒六军以游猎,飨赐军士。”
曹丕的战略计划是大军出击,看到敌人就打他一下,如果看不到敌人,那就让六军出去打打猎,猎到了猎物就给士兵们改善伙食。
带着无数大军去打猎,从古至今也就是他曹子桓一个人能够干得出来这种扯淡的事情,若非是为了平定青徐之乱,消除青徐的割据势力,恐怕曹丕这么干,他早就被下面的人推翻了。
所以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