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洛阳(四)(6/12)
室的支持。陶谦听从,并命赵昱带奏章至长安。献帝接到奏章后,颇感赞赏,并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王朗也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从这个时候,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为陶谦谋划的,也就是说王朗乃是陶谦麾下的谋士,同时他出了这个计策,应该也是为了能够直接摆脱这个野心越来越大的徐州牧陶谦。
毕竟初平三年四月的时候,王允、吕布杀董卓,后李傕、郭汜等反,攻陷长安,把持朝政。
陶谦看中了还在中牟养老的朱儁,联合前扬州刺史周干、琅邪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北海相国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共朱儁为太师,移檄牧伯,同讨李傕等,奉迎天子。
这种做法实在是有些危险,作为陶谦麾下为数不多在权位上的聪明人,王朗还是觉得陶谦有些作死,毕竟陶谦这个亲小人而远贤臣的名声已经在那里了,虽然这个名声大多是因为他不重用世家。
《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及董卓被诛,傕、汜作战,俊时犹在中牟。陶谦以俊名臣,数有战功,可委以大事,乃与诸豪杰共推俊为太师,因移檄牧伯,同讨李傕等,奉迎天子。乃奏记于俊曰:徐州刺史陶谦、前杨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太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敢言之行车骑将军河南尹莫府:国家既曹董卓,重以李傕、郭汜之祸,幼主劫执忠良残敝,长安隔绝,不知吉凶。是以临官尹人,搢绅有识,莫不忧惧,以为自非明哲雄霸之士,曷能克济祸乱!自起兵已来,于兹三年,州郡转相顾望,未有奋击之功,而互争私变,更相疑惑。谦等并共谘诹,议消国难。佥曰:‘将军君侯,既文且武,应运而出,凡百君子,靡不颙颙。’故相率厉,简选精悍,堪能深入,直旨咸阳,多持资粮,足支半岁,谨同心腹,委之元帅。
所以这个时候,颇有才华的王朗自然是知道陶谦并不是一个良主,趁着皇帝还有话语权,趁着陶谦还相信自己,赶紧怂恿赵昱和他一起去劝说陶谦,让他朝贡,也能让自己赶紧挣脱。
王朗是一名标准的儒家子弟,还是一名标准的大汉儒家,执拗并且认死理。
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他在会稽郡担任郡守的时候,曾经禁止过百姓拜祭秦始皇,理由是因为秦始皇在汉代的儒家面前算不得什么明君,他乃是暴虐之君,所以至少明面上他不会在让百姓拜祭秦始皇了。
但是在裴松之批注三国的时候,也批注了王朗,称之为《朗家传》,在《朗家传》里面记录了他颇受百姓爱戴的这一故事。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裴松之注引《朗家传》:会稽旧祀秦始皇,刻木为像,与夏禹同庙。朗到官,以为无德之君,不应见祀,于是除之。居郡四年,惠爱在民。
至少作为文化教员和一名郡守,他王朗觉得自己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在之后的建安元年,横扫江东的孙策率兵进攻会稽,而这个时候王朗也暴露出来了他对于军事的通透了解和冲动。
王朗的幕僚、会稽功曹虞翻建议避其锋锐。但王朗认为自己是朝廷官吏,应该保护城邑,于是决定与孙策交战,在固陵列阵抵御。
积极防守的王朗并不是像我们在三国演义之中看到的那样,稍稍一动手就崩溃了,他拦住了暴怒的孙策,生生的将他挡在了外面,逼得孙策数次无功而返。
最后孙策还是借助了他的叔父的帮助,才将这群家伙的底给抄了,逼得王朗不得不狼狈逃窜,一度朝着交州而去。
不过他还没有逃到交州,刚刚出海到达东冶时,他们就是遭孙策追击,没有办法只得投降。
但是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