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父亲作恶,儿遭到报应!1991年德惠县“11·20”凶杀案(1/3)
1991年11月20日,德惠县菜园子乡大沙坨子村威震四方的“嘎爷”的儿子董世刚突然失踪了。
在广袤无垠的松辽平原上,大沙坨子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绵延如带的松花江水多情缠绵的滋润,使得大沙坨子成了一个美丽丰盈的富庶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备受人们的青睐和垂涎。有句顺口溜形容得好,大沙坨子三种宝:大姑娘跑了没人找,小伙子跳墙狗不咬,沙子打墙墙不倒。
“嘎爷”大名叫董德林,四十有三,中等身材,膀阔腰圆,浓眉大眼,再配上那满脸的络腮胡须,用当地话来说,也是一个“车辙汉子”。董德林当过说一不二、权倾一时的生产队长。后来由于土地承包,分田到户,董德林这个生产队长的“官衔”也就名存实亡了。但是,多年来的喝五吆六已使董德林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深入人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根深蒂固。
宝贝儿子突然失踪了,董德林发动全村老少前屯后屯地搜查,结果十里八村找遍了,也没看见董世刚的影子。这下董德林可慌了手脚,急忙跑到县公安局报案。公安局派来几个侦查员勘查一番,说了一句话差点没让董德林背过气去:“你儿子八成是被人绑票了!”
事隔数日,警察的话果然言中。
那是11月26日凌晨,董德林的媳妇一大早起来,在院门口发现一牛皮纸信封,上写“董德林收”。她急忙返回屋里交给董德林,董德林拆开糨糊未干的信封,将信取出,只见上面写道:“董德林:你于11月28日下午12点送6000元钱到屯北小桥下,于次日可在长春火车站见到你儿子。”
看完信,董德林不敢怠慢,急忙向县公安局跑去。
县公安局盛玉中副局长看过信后,深感案情重大。这是建国以来德惠县的第一起绑票案,一定要不遗余力侦破此案。他当即召集刑警队全体侦查员开会,进行周密部署。
28日上午10点,侦查员们分成四路秘密进入“阵地”。由盛副局长和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一科曹科长亲自坐镇指挥。时值初冬,刺骨的西北风呼呼地刮个不停,一会儿就把侦查员们冻得耳根发麻,脚底冰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约中午12点30分左右,侦查员们发现一名男青年从南向北骑车而来。此人把自行车停在桥北,然后缓步走到桥下,东张西望,像在找什么东西。看来这个小子很有来头,埋伏在桥四周的侦查员们几乎是同时飞奔过去,当场将男青年擒住。
审查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原来此人叫高某,是董德林邻村社员,其亲属与董住一个屯。高前几天听说董的儿子被绑票,让董送6000元到屯北小桥后,出于好奇今天借撒尿之机来到桥下看有没有钱。
高某这出戏误了正事,案情已暴露,侦查员不能再在现场蹲守,只好“鸣锣收兵”,另想他招。
夜已深,县公安局办公室灯火通明,烟雾缭绕。侦查员们正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谋划策。最后,盛副局长把大家的意见归纳集中,对下一步侦破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1、做被害人家属工作,查清董世刚当天活动情况及接触人员,包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2、进行阵地走访,以便发现董世刚失踪前接触人员;
3、查找董家在本屯的恩怨关系;
4、查董世刚失踪当天到本屯的外来人员;
5、围绕信封开展调查,从持有信封人员中排查可疑人。
摸排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当侦查员李今和吴俊有等人再次找董德林了解有关情况时,这位因丢了儿子而愤懑不已的“嘎爷”大声嚷道:“这事肯定是朱成林干的,就因为我没让凤仙跟他结婚,他报复我。”
“凤仙”本名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