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企业间第一次接触(1/2)
宫哲明要考察的是国营东方机械设备厂,一把手正是魏平车祸那晚魏平老婆陪喝两瓶“五粮液”的王厂长。
根据主管局要求,王厂长很慎重地考虑了这次企业被兼并的大事,也一次次跟局领导汇报了如何实施被兼并的思路。针对这样的老企业,市政府非常鼓励走兼并之路,谋个出路。
为了不让爱厂如家的广大职工产生情绪上的波动,王厂长只在小范围谈论了被兼并大事。
小范围是五个人:王厂长本人,党委李书记,财务钟部长,工会周主席,外加办公室主任。
时间是下午2点,东方的五个核心人物端坐小会议室等候。
在宫哲明等人没来之前,王厂长语重心长一番话,说:“除了我,你们都是这个厂的老职工,最年轻的钟部长也在这个厂干了有20年,要说感情谁都不潜。但我们不能眼看着产品卖不出去,工厂面临倒闭,职工没饭吃。我知道在这个厂子里,有夫妻,有兄弟姐妹,有的甚至一家子四五口都在厂里,他们生活那么艰难,仅仅靠着一个月2000多块钱,怎么生活啊,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工人们牢骚怪话一大堆。这不奇怪,我们不能埋怨他们。回头他们还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其实,这样的敬业精神我个人不希望看到,产出大于需求,库房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货。市场就是那么冷漠,举步维艰,我们当领导的有几个每天能睡个踏实觉。因此,改制势在必行,这次既然有这个机遇,我看我们要牢牢抓住,对工厂有利的事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我们的前任领导、现在的发改委陶建平主任十分关注我们企业,为我们牵线搭桥,我们为什么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局党委也非常支持我的这个想法,老书记就一句话,改革有发展,破产没活路。当然咯,工人们也许不理解,说我们是败家子,好好的一个老国企说没就没了。可是有谁认真地想过,如果再这么下去,工厂破产了,两千多号工人何去何从?今天工会主席在,你是工人的代表,你第一个不希望工厂破产吧。”
李书记插了一句:“工会和宣传部应该积极配合,为改制提前制造些议论,在全厂范围内来一个大讨论,题目就叫‘职工生存艰难,企业何去何从?’”
王厂长看看手机时间,接着说:“李书记这个提议很好,但要先缓一缓,等兼并之事谈个八九不离十,我们再引导性的开展讨论。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公,企业的命天不能我们几个说了算,但我们可以引导职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今天下午我们先跟威邦公司的领导的接触一下,只是先摸摸底,看看可能性有多大。我没有通知副厂级领导,过去的经验告诉我,我们有些干部嘴上不上拉链,明明小范围讨论的事情第二天全厂无人不知,没人不晓,何况这是大事,不能先扰乱军心啊。还有,”王厂长停顿一下,强调说:“对威邦公司的态度是,有问有答,不主动暴露家底,争取谈到一个超乎意外的结果。”
所谓超乎意料的结果,很明确就是让宫哲明多放点血,确保工厂职工工资按时发放,抬再投入有点资金,使工厂正常运转起来。
宫哲明的算盘则是投入有限的资金拿下“东方”这个国企,发展威邦的事业,逐步做大做强。
威邦考察东方机械设备厂来了4个人,宫家父子,财务王总监,生产林副总。
“东方”的小会议室9个人客套过后直接进入主题。
宫哲明看完东方去年的财务报表,单刀直入:“固定资产3500万,去年产值1200万,职工2000多人,亏损680万,这些数据确实不好看,财务能告诉我厂里有多少设备?”
财务钟部长不假思索:“金属切削设备356台,大型数控精密设备29台,德国进口加工中心1台。”
宫哲明:“库存产品多少件,待在库里几个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