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功成一举粮千万(1/2)
有道是“五水绕洛”,洛阳不仅水系丰沛。而且洛阳是个盆地,周边的山也多。
北边是邙山,西边是崤山、熊耳山,南边是外方山、伏牛山,东边是嵩山。
若从高空朝下望之,洛阳这片地区,就被这几座山环绕其间。
洛阳这个盆地,占地不小,不止是包含了洛阳,还包括了偃师、伊洛川地和孟津、巩义等的一部分。巩义是后世的县名,当下此县名叫巩县。洛阳盆地大致呈东西狭长的一个椭圆形,巩县位处其最东的位置。此县北邻邙山、洛水。洛水在其城北流过。兴洛仓,就在此县境内。
巩县之得名,这个“巩”,乃是“山河四塞,巩固不拔”的“巩”。此县北为邙山,西南为嵩山等山,又有洛水经城东流,诚然是一处易守难攻之所,号称是“东都锁钥”。
兴洛仓,并不在巩县城中,离巩县城还有一段距离,位在巩县县城的东南边。这座大粮仓,虽名之为仓,然因占地太大,仓窖太多,外有墙垣保护,实如一座小城,故又名“仓城”,具体的位置在北邙山下、洛水的南岸,建在一片沟谷、山峦环绕的黄土原上,周回二十余里。
不过占地虽然不小,守卫此仓的驻兵却并不太多。
本有守兵千人,去年杨广下江都,路经巩县时,为保此仓安全,专门下诏,又移箕山、公路二府於仓内,负责此仓的安全保障任务。箕山、公路,俱是军府的名字。此二军府,俱非上等军府,各有属兵约千人左右。加上原有的守兵,总计算起来,也就是两三千人。
两三千人的守卒,用来防备不成规模的盗贼来抢粮,固已绰绰有余,一旦对上李密、翟让这种既兵多、又有攻策战谋的敌人,他们就不是对手了。
自荥阳出兵,到今日为止,前后不到十天,李善道已经站在了兴洛仓仓城的墙垣上。
回顾这不到十天的时间,大部分其实还都是用在了行军的路上。
从荥阳到兴洛仓来,路上着实是不好走。
一边要隐匿行踪,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一边所行之路,颇有翻山越岭。
——其实荥阳到兴洛仓的直线距离不远,四五十里地,但这条直线距离,瓦岗义军没法走,因为要走这条最短距离的路线的话,就必须要先经过汜水、虎牢。兴洛仓与荥阳郡间,隔着一条南北流向的汜水,及汜水东岸的汜水县城和西岸的虎牢。所以,为避免在攻仓之前,可能先得与裴仁基等部打上一仗,来攻兴洛仓的这支瓦岗义军的精兵就只能绕道而行。
先是从新郑向西北行,进入河南郡地界,接着再从和新郑接壤的阳城北上,翻过嵩山北麓、五指岭下的隘口,到罗口,然后从罗口向兴洛仓发起突袭。
巩县有条河,叫长罗川,“罗口”,即长罗川的一个岸口。
等於是,李密、翟让亲率的这支瓦岗精兵,本是从兴洛仓的东南方向而来,然最终向兴洛仓发起进攻的地点,却是在兴洛仓的西南方向。
好在兴洛仓建在洛水的南岸,从罗口,便可以向兴洛仓发起突然的攻击,如果兴洛仓是建在洛水的北岸,李密、翟让所率的这支瓦岗精兵,在攻兴洛仓前的行军,只怕就会更不容易了。
不过话说回来,行军的辛苦,李善道都能接受,不是问题,唯在攻兴洛仓前,李善道原本已经做好了大战一场的准备,结果却出乎了他的意料,整场攻仓城的战斗,只持续了不到半天,他们就取得了胜利。一则,仓城周回二十余里,守卒才两三千人,防守上做不到面面俱到,不说漏洞百出,亦实是防守上的漏洞不少;二则,按李密的计策,李善道等这七千瓦岗精卒潜道兼行,也确实是达到了掩其不备的目的。故而,这场战斗的轻松,简直令李善道不敢相信。
周回二十余里的一个大粮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