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郭孝恪奏请兴洛(3/4)
敢先请听下长史的高见?”
郭孝恪毫不客气,便就说道:“俺是已有了点想法。这第一,李将军、王将军等此次襄助你我攻取黎阳,各有功,不可不赏,且你我要想为魏公守住黎阳,扎脚河北,李将军等是地主,你我也不可不借重,故可先请得魏公旨意,将这新兵,拨些与他们,权作赏功、笼络。
“第二,具体到编伍、操练事宜,肯定是先得编伍,编伍方面,十几万人编伍,不是件轻松的事,别的不说,就只编伍后的各级军吏、将校,就得好大一批人,只从你、我、刘将军部拨调,恐怕不够,因此须得仍上书魏公,请魏公拨调些得力的将校、军吏,前来帮助你我。
“暂且,俺就先想到了这两条,二郎觉着可用不可用?”
李善道笑道:“长史思虑周详,这两条都说到了关键处!怎么不可用?阿兄,以我看,长史提出的这两条,咱大可便将之定为此次编伍、操练新兵的两条原则,如何?”
刘黑闼眼珠转动,摸了摸胡须,笑道:“好呀!好呀!长史提出的这两条,好得很!正该用!”
“二郎、刘将军,若无异议,俺今日就再向魏公、大将军上书,将此两条奏请上去。”
李善道问道:“需要我与长史联名么?”
“二郎是黎阳仓的留守,俺只是二郎的辅佐,这道上书,当然得二郎署名。”
郭孝恪有文思,说写就写,不假手他人,自取纸笔,不到一刻钟,上书即已写成。李善道看了,正是他刚才说的那两条的内容,便没多废话,拿笔在手,落款了自己的名字。
不仅有文思,郭孝恪有豪气,还雷厉风行,立刻就召人进来,命送此上书往去兴洛。
又与郭孝恪坐谈了多时,说了些打洛阳等事,天色渐晚,李善道起身告辞。
郭孝恪留他用饭,李善道婉拒推辞。
亲送了李善道出宅,望着他与刘黑闼乘马远去,郭孝恪才返回屋中。
适才堂上,捏脚的小婢是被打发出去了,然另有郭孝恪的亲信小奴留下。
这小奴见室内再无外人,凑近郭孝恪席边,低声说道:“郎君,刚与李将军、刘将军对谈之际,郎君话颇直爽,小奴窥之,见李将军虽无异样,刘将军却面色数变。郎君,李将军与刘将军是结义兄弟,他俩对新兵的安置事宜,会不会其实是别有主意?又会不会因郎君今日的直爽之言,而竟暗中与郎君生隙?”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这奴才,却心细。说到上书魏公,请拨将校来黎阳,帮助编伍新兵时,刘黑闼面色数变,俺也瞧见了。”郭孝恪方才坐得久了,腿有些酸疼,他舒展开腿脚,示意这小奴给他揉捏,不以为意地笑道,“可便是刘黑闼别有主意,又能如何?十几万新兵,不报请魏公,请魏公择将来统,能行么?难道说,便让这十几万新兵,尽给李二郎统带?徐大将军也不敢下此令!”
“可是,李将军毕竟是徐大将军的心腹,今又已得任命,为黎阳留守,他若因是与郎君生隙?”
郭孝恪摆了摆手,说道:“这不是你这奴才该操的心!你好好地给俺揉揉腿吧。”望向暮色已深的室外,心里想道,“黎阳留守虽是任给了李二郎,魏公亲笔写给俺的信中,却是明言说了,对李二郎,固需拉拢,然却也不能将黎阳之粮、募得之众,便悉与司徒!这其间的度,是不好把握,但不可给李二郎的东西,即便他会为此生隙,俺却也不能坐视他得!”
却这郭孝恪,投附李密的时间较晚,论亲信程度,远不能与王伯当、房彦藻等相提并论,因而,他当然是很想留在黎阳,希望能够以此加强他在李密魏公府、元帅府的地位,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已是和李善道结成同盟,他是李密的人,至少目前,与李善道仍不是一路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