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的盗墓回忆录 > 第385章 满地瓷器

第385章 满地瓷器(4/5)

目录

同,洋彩主要是在景德镇烧制,起用了西洋新装饰技法,绘画技法不同于传统画法,故名洋彩。

而唐英正是创作瓷胎洋彩的关键人物,瓷胎洋彩与瓷胎珐琅彩之间除了用料相同之外,技法、装饰迥然不同。”

我看华哥说了这么多,也被他忽悠住了,皱眉道:“你连夜背下来的吧?”

“什么话,你还不信我?”

“你要说做别的,我都相信,你能说出来这么多,我感觉不靠谱,感觉你作弊了,怀疑你昨天晚上连夜背的。”

“你不信是吧,我再跟你说说。”

“乾隆时期烧造的洋彩和珐琅彩瓷,都是清宫最珍贵也是最受清帝重视的品类,在当时由于釉料,技术的原因,烧制量非常稀少,除爬件“如碗盘等”数量略多外,瓶器一般多为一对,不会超过数对,绝大部分珍藏于乾清宫,除少数陈设圆明园外,根本不作赏赐之用。

传世品仅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尚有遗存,流传于坊间的藏品大多为圆明园遭入侵者掠夺后遗散出来的。

乾隆七年始,瓷胎洋彩制品益趋精细,讲究镂空、穿透、旋转、层层相套、纹饰多样,制作工序困难、复杂、奇巧,极富挑战,后被世誉鬼斧神工。

根据清宫档案资料显示,乾隆即位初年,已立即展现对烧造陶瓷的浓厚兴趣,前多次下旨参与瓷器的设计和制作,在对待制瓷工匠的态度上,乾隆皇帝远没有雍正皇帝仁厚,乾隆极为苛刻和吝啬褒奖之词,如乾隆七年、八年唐英进呈新样夹层玲珑,交泰等瓷器呈览,乾隆皇帝仅御批「览」字。

乾隆皇帝亦少见对陶工的奖赏,对于次品,甚至于责备唐英的督导,并罚年俸赔偿,由于求好心切,要求自然严格。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时画珐琅及洋彩瓷器,多属于乾隆早期六至十年间于内廷或景德镇烧制。

唐英呈奏折中所提到的夹层玲珑,这类洋彩瓷器则是唐英为了迎合乾隆皇帝的艺术观,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研发出来的新式样。

华哥喝了口茶:“咱们叫镂空,你知道清宫叫什么么?”

“叫玲珑,我知道的,大哥!”

“算你小子有学问。”

“镂空双层套瓶清宫称为「玲珑」,是一种内外结合,较为复杂的成形工艺,根据目前已知的资料显示,洋彩双层镂空套瓶形制最早应该在乾隆七年烧制成功。

然而在烧造工艺上,转心瓶为分体烧造,然后再行拼接,工艺繁琐,但烧制难度反不如玲珑套瓶,因为后者一次成形,更为不易,费工,费时,费料,造价昂贵。”

听的我糊涂:“华哥,你正经的,你从哪里知道的,这不科学。”

“这些东西,我早就背的滚瓜烂熟。”

“卧槽,要不你杀了我吧,真的,太假的,你能说出来这么多?”我的确有点震惊,根本不相信华哥懂这么多。

因为华哥就不是这种细心的人,你让他干活,干别的都行,他看书?那是上辈子事儿,这辈子不可能。

我看问不出来,干脆不问了,对华哥说:“行了,这些东西,咱俩放仓库?”

“不用,你让花姐记一下,过几天还要拉走。”

“嗯?啥意思?寄存咱们铺子的?”

“嗯,昨天晚上刚哥说的。”

看着华哥,我怒骂道:“老贼,你昨天是不是见到刚哥了,然后听刚哥说的?”

“没有,我早上来就这样了。”

“你都说漏嘴了,还嘴硬?”

“行了,赶紧干活吧。”

华哥起身下楼,待着花姐上来了:“花姐,你记一下,然后列个单子,这些瓷器都是昨天刚哥拿回来的,过几天还要送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横跳两界!生存难难难 灵摆:我赊刀人,开局找阿茶讨债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才不要修罗场 没人养老捡个女鹅养养看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快穿主神大人的娇软心尖宠 影视从获得记忆宫殿开始 乱世武道:从矿工开始做起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工业 命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