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日本补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感谢普朗克囧老爷的打赏!(2/2)
药调和营卫,大枣甘草补益,生姜温胃和中,龙骨牡蛎争议就比较多了,现代经方派认为是收敛固涩,而古方派认为有补益的作用。
补肾的习惯是自陶弘景的《辅行诀》开始的,他以脏腑补泻用药,有大小补肾汤,泻肾汤,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到了北宋年间,出现了猛人,儿科医圣钱乙,他将脏腑辨证发扬到了一个高度,流传千古的六味地黄丸就出自他的《小儿药证直诀》,里面按照五脏五行各立一方,如泻白散、泻黄散、泻青散……这个钱乙,很是厉害,以李介宾的眼光也是当得起这儿科医圣的名头。
直到今天,大人喝中药都觉得苦,而钱乙是个儿科大夫,他开的药小孩子都爱喝,关键是喝了之后效果还贼好。
北宋皇室皇子多夭,而自从有了钱乙后,这才多子多福起来。
到了明清,终于被一代补肾大宗师张景岳把补肾这门手艺玩到了极致。
张景岳酷爱补肾,不仅加熟地,而且还要肥厚的锦文大熟地,肥的流油的那种,所以得了个外号叫张熟地。
不说左右归丸这种无泻纯补,就连治疗牙疼的玉女煎里都要加补肾的熟地,治疗便秘的济川煎里面也要补肾的肉苁蓉……中医学子记得如果考了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只要是跟补有关的,选张景岳准没错。
“1号,你可知道,以我如今的功力,是不可能开一剂单纯的补阳药的。”李介宾淡淡说道:“自古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太医们开的最多的莫过于补肾药,而清代的麻子跟弘历如此长寿,这里面还有其他的道理。”
“时至今日,又不一样,现代社会,更多的并非在于肾,而是在于肝呀!”
“生活压力大,思绪万千,yy伤肝,而肝主宗筋,这筋主人五肢之用。”
“很多男人,并非身体不行,而是精神状态……”
“之前见过一人,北上广深大医院都去看过了,但是依然治不好,坐在车上,车一发动,一晃就泻。”
孟伟已经听呆了:“所以2号,有什么补肾之法吗?”
李介宾的身影隐藏在黑暗中,“……朽木不可雕也!”
“我说了那么多,告诉你不要乱吃药!年轻人又不是先天不足,不用补肾,要调肝。”
“就像大强那种?”
“看书看的还算仔细,是的。”
“那要是吃了不管用呢?”
“那就说明不是肝上的问题,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还是不行呢?”
“那应该是肾亏了,补肾吧。”
“咋补?”
李介宾抬手把灯关了:“从来没有对着空气开药的医生,没见真人,不知阴阳虚实,谈什么补肾。”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