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一念无明》的流水线实验(2/2)
热度第一的影评是: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鲁迅
鲁迅先生已经在几十年前说过这部电影了,我就不赘述了。”
鲁迅的威力让杨灵越很怅然,作为拥趸,没法儿喷,完全没法儿喷,这帽子扣的。
要知道,很多人其实没有自己的判断力的,极其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引导,这也是为什么媒体被称之为无冕之王的原因,这也是舆论战的可怕之处。
不过第二热评让杨灵越倍觉欣慰。
“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躁郁症了解的太少了,我也是看了《一念无明》之后才去了解了一下这个病症,如同男主的父亲一样。
从之前的害怕不信任,变成痛心和同情。
当今社会,有多少家长和老师都在教导孩子们:那人是个精神病,离他远一些。
我想几乎所有人都有听过或者说过这样类似的话。
杨灵越导演让我很感动,他拍了这样的一部影片,演员们也让我很感动,能看出来他们都是很用心的在诠释这部电影。
之所以这样说,正是因为片中所描述的一样,人们是有爱的,只是由于无知,这份爱变质了,希望更多的人去看这部影片。
哪怕不去看,去了解一下躁郁症这个疾病,以后真遇到这样的病患,多点耐心,多点同理心。
我想这就是杨灵越导演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了吧。”
第三条评价类似:
“我算是个半职业的影评人,但我不想讨论这部影片的制作水准和演员演技了,这个‘洽洽人人’网友评价的很到位。
我想说的是,不仅是我们中国,现在的亚洲社会都极度缺乏对于心理疾病的关注、关心及常识了。
这深深地伤害到了心理疾病患者的心,就像张译身边的人无论善意、恶意,都在无情的伤害着他。
哪怕是和隔壁领居家的孩子玩耍,都要被家长列为危险行为。
这又如何叫人不心寒?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也不是想生病,我们也不是杀人犯。
看看之前关于精神病人的影片,大多都是抱着嘲讽,玩弄的心态,因为这些导演是为了迎合大众心理。
很佩服杨灵越,这位看着玩世不恭的大富豪能俯下身子去关注到这一群体,是多么难得。”
华娱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