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金蝉脱壳之计(1/2)
(接上文……)
禁军统领:“陛下,刚才那贼兵都封了三品将军,为何给授功的宋将军才四品。”
公孙宇眼里少有的出现了一丝狡黠的目光:“去鲜国,官职小了让那鲜国觉得我们不重视他,再说如果他要是能干掉让你们头疼的倭人,并活着回来,他就配是三品平东将军。”
禁军统领眉头紧了紧,但转瞬即逝,不是说皇上脑子不好,怎么今天觉得有点不一样。是时好时坏,还是又长好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随后宋文晨以所带军队损伤大半,需要补给整备为由,也回丰城去补给。
禁军因为李燕和徐杰兵分两路撤退,于是也分了两路去追击。
徐杰带着大军逃至白马岭,在这里连同之前布置好的崔天祥,二人联合打了陈国追击军队一波伏击,然后在必经之路上放火,延缓追兵速度。二人随后退到钢城,但是没有入城,直接进入了南宗国边界。这些是由于大火的阻隔,陈国的追军并没有看到。
原来,徐杰早就料到,如果攻城失败,撤退的话,如此多的大军,必然堵塞官道,所以才和李燕分头撤退,而钢城不是一个可以固守的城池,补给几乎没有,城池还小,被围城就很难破解。所以他让崔天祥先一步去与南宗国交涉,其武州刺史李缘,本来就是王爷,与李萌同宗,对钢城早已窥视已久,受制于当时朝政不想打仗等原因,一直没对钢城动手,也是看宁王被释了兵权而灰心的缘故,开疆破土在南宗国不是什么好事。今天梁国人来交涉,送钢城于南宗国,但是要借道在边境穿插一下,不入腹地,的确是一件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虽然可能需要抵御陈国的攻城,但是攻城和守城可不一样,而且自己有强大的后援,于是武王李缘和崔天祥一拍即合,随即带着兵士接管了钢城,崔天祥把工匠和辎重提前安排在与南宗国境线向,等自己和徐杰打完伏击后,同走。
徐杰和崔天祥白马岭一役后,迅速回撤,借道南宗,从南宗准备在穿插回陈国,退向野仓城。南宗也派了更多的兵士赶往钢城防守。
李燕命辎重部队连夜运往蟠龙关,没有战力的部队一起与伤兵同去。接着派人去打藏龙涧,并派了一营人去山贼的老巢,避免有其他山贼鸠占鹊巢。
李燕怕九阳和达木有闪失让他们一起回蟠龙关,并让九阳安顿好伤兵后,带着所有府兵回凤华。九阳担心大战缺少兵力,还想坚持,但是李燕告诉他,王爷需要他之后护送宁王回京,所以必须走,他和徐杰能应付。二人拥抱了一下,就此别过。达木已经开始昏迷,战场上的医疗确实不怎么给力,而且最怕感染,让达木回去静养是最好的办法。刘九阳传书信给曹峰,让他联系左突可汗,来接达木回去休养。到达两狼关后,左突可汗亲自来接达木,沈尚云也让就近医术最好的医官来给达木诊治,经过几个医官会诊,认为达木伤势不是致命伤,而且刀口处理得当没有感染迹象,但是伤及脏腑,属于重伤,昏迷是正常的,但一定要多静养,药石之力只是辅助,至少三个月以上需要卧床。
左突可汗摸了摸达木的脸,露出欣慰的笑容:“呵呵,回来就好。九阳小友,我们左突欠你一条命,如果有生之年我们能够报答你,你只管说就行。大恩不言谢,天鹰神保佑我的恩人。”
刘九阳面容冷峻:“达木是我好友曹峰的结拜兄弟,救他义不容辞,草原与大梁世代修好,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可汗一路注意安全,我们也要启程回凤华了,等达木伤愈,让他带你来凤华游玩,我来做向导!”
左突可汗拱手:“后会有期!”
李燕从蟠龙关调派部队在野仓城准备固守,如果野仓城再丢了,被堵在蟠龙关,这一年所有的计划和努力将全部落空,相当于陈国最后除了蟠龙关全都收复。也标志着梁国的这次讨伐完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