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南宗的隐患(1/2)
(接上文……)
沈允天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嗯,这件事我倒是知道,要这些家眷是为了袁浩的军队能够安心替我们打仗,徐杰这小家伙,我早就说过,是个将才吧。”
兵部尚书笑到:“是啊陛下,徐杰还真是让我刮目相看,目光之远,用兵之利,已经超过很多老将了!以后一定平步青云,就看他这次的表现了。”
一旁的龚正也附和道:“是啊,少有的少年老成,如果能够保持初心,以后必成大器。”
沈允天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心中对徐杰的赞许之情更甚。不过他也对当时利用徐杰的人有些不满,尤其是最后被包围的时刻,如果出现差池很有可能让他人头落地。
礼部尚书刘琦恭敬地向皇帝禀报说:“陛下,南宗国来了一位大国师,据说是从周国的寺庙来到南宗游历的。俗话说得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啊!在南宗这样的佛国里,连国师都是来自他国的,真不知道本国的高僧们会作何感想。而且由于南宗李宝仁对佛教的宽容政策,如今寺庙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起初,寺庙还只是零星分布,但后来却开始大规模建造,并不断扩建,尤其是那些风水宝地,彼此之间几乎没有间隙。于是乎,信众、土地和名利都成为了他们争夺的对象,一群和尚为了这些身外之物争得头破血流,实在是可笑至极。然而,最倒霉的要数其他教派了,道士们的处境可以用一个‘贫’字来形容,还真是贫道啊。原本的大型道观要么被政府征用,要么土地被收缴,规模也被迫缩小,腾出来的地方则让给了寺庙。这引发了众多怨言,但南宗的道家掌事人始终没有站出来发声,着实让人觉得有些蹊跷。”
沈允天冷哼一声,嘴角泛起一抹轻蔑的笑容,仿佛对眼前的一切早已洞察于心。他眼神犀利地看着远处,语气带着一丝不屑和嘲讽。
"蹊跷?这有何蹊跷之处?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欲擒故纵之计罢了。这种无序的扩张,终究会走向崩溃的边缘。无论哪个教派,其初衷都是美好的,旨在引导人们向善、积累功德。然而,一旦被有心之人所利用,其未来便充满了变数与未知。而这些有心之人要么是有野心的信徒,要么是富甲一方的商贾,又或者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他们都是为了借助其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罢了。是借势而起,扩大教宗影响,或是揽财的工具,又或是愚民、束民的枷锁。" 沈允天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洞察力。
刘琦佩服的说了一句:“陛下,圣明!”
户部尚书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陛下,李宝仁修建天河石窟确实是劳民伤财。然而,尽管如此,百姓们却对他表示支持。那些银子如同流水一般被挥霍,令臣心痛不已。整个天河石窟是凿山为像,所用的石头乃是当地的青石,质地坚硬无比,经过精心打磨后,表面变得异常光滑且富有质感。这种石头虽然适合雕刻,但由于质地坚硬,雕刻难度极大,导致工期无限延长,耗费大量银两。因此,天河石窟中的佛像价值连城,犹如用纯银堆积而成。然而,在百姓眼中,这些佛像只是一堆毫无价值的破石头。但实际上,这些佛像所花费的银两足以组建数十万精锐禁军。实在是令人惋惜!唉,如果这些银两用于强军,后果不堪设想。幸好如今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否则一旦开战,皆是两败俱伤。”
兵部尚书闻言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脸上露出一副幸灾乐祸的神情说道:“可不是嘛!他们的寺庙,再加上重修恩典和天河石窟,这三样东西拯救了周边所有的国家啊!还好是李宝仁上位,如果换成李萌上位,稍微有点想掠夺土地的想法,那对周边国家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礼部尚书刘琦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一脸忧虑地说:“兵部的人没有参与刺杀南宗宁王吧?如果有这个念头,我奉劝各位千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