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不同的含义(3/3)
答。
于是,徐允恭开始思考另一种策略——诱饵。
无论成败,作为说话者,他有权尽情发挥其全部策略优势。
同样的,徐允恭能够作出那样的大胆承诺,完全是因为胡柯的案子已经被判定为必败无疑的结果。
无论他怎么努力挣扎都不可能改变他最终的命运。
回顾过往的种种经验,徐允恭认为,面临生死抉择的人所坚守的想法往往都是非常实际的。
这至少要比在国子监学习的一帮子学子嘴上的梦更稳定可靠一些。
这个判断不仅建立在他的个人认知之上,还凝聚了多年锦衣卫工作累积起来的所有大大小小官方经验。
就好比现在的情况——如果站在于徐允恭的角度看过去,他所设想的是一个生命垂危之人想要临终前品尝一顿佳肴美食,完成最后的欢乐,以此来抚平那些无法实现的心愿。
这并非因为这是一桩错误地连累到徐允恭身上的冤案,这种事情的不利在于命中注定的灾祸中,不过这只是胡柯一个人需要独自承受的生命困境罢了。
可当这些话传到胡柯的耳里时,他的眼神骤然发生变化,由一开始的好奇变成了异样决然的眼神,仿佛他对此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于是他背后原本紧张的动作也停止了。
这些长久的紧绷感被释然的瞬间,整个人似乎都放松了下来。
「我父亲情况怎样了?」他果断地抛出了这个问题,他曾经担心的,就是在上次逃狱时那个同样深受命运捉弄的老父。
即使他们之间并无强烈的联系,胡柯作为这个灵魂的继承人,与这身体相连的血缘和情感不可能全然被自己微不足道的意识消抹。
尤其在那最后一瞥父亲的眼神中,他清晰地感受到那份感情依旧如熊熊燃烧。
大明:不一样的大明帝国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