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悟空修真路 > 第39章 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第39章 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2/3)

目录

展巧言谄媚之舌,把善良当作邪恶。造成灾祸的根源,是由于唐僧听信八戒的谗言而错误地贬斥了行者。所以行者回到花果山,感伤于二郎神的侵犯;因此国王也错误地相信了黄袍怪的巧言而错认他为好女婿,使得唐僧羁留在宝象国,而自己遭受黄袍怪的魔障。国王认老妖为好女婿,认圣僧为猛虎,就如同三藏认白骨精为美丽女子,认诛杀妖怪为伤害善良之人罢了。

老妖明明知道公主寄了书信,听了沙僧的一番辩解后,却忽然转怒为喜,这是为什么呢?并非真的被公主和沙僧所愚弄,而是因为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辞而举荐人,而超凡之人必定以信为主。

信,就是真实无妄的意思。就像天地有四季,节气到来不会有差错;就像江海有潮汐,时间到来不会有差错。五伦之中没有信就会败坏伦理,各种行为中没有信就会丧失品行。所以君臣一心同德,教化就会兴盛;夫妇同心,生育就会顺遂。倘若上下相互欺骗,内外崇尚欺诈,没有不亡身败家灭国的。“信”,是人的言语,发自内心而由口说出,言不由衷,就是妖言;恶言从口中说出,就是长舌。妖言惑众,长舌能倾覆城池。像用贝锦编造谎言而使屈原沉冤被流放,谗言嫉妒兴起而使伯奇尽孝却死于非命。颠倒是非,那么鹿可以被说成马;混淆真假,那么亥可以被说成豕。金蝉变成猛兽,慈爱之心变成了凶险的锋芒,都是因为舌魔的危害。

继续阅读

三藏变成老虎,又有什么奇怪的呢?然而老魔认亲,先以射虎为媒介,这是进言的巧妙之处。大凡奸恶之人进言,开始于亲近之人的溺爱;一旦亲近之人被迷惑,那么好听的话就容易被接受,接着就会以建立功劳为由;借着建立功劳,宠幸就会自然稳固。所以花言巧语如同动听的音乐,而铁笼禁锢了金色的头陀;利口伤人,而歌舞升平中是青脸的妖孽怪物在作乐。说到这里,无不令人痛心流泪。曾经作为马奔走,怎能不垂下缰绳?所以小龙从身上显化,鞠躬尽瘁拯救主人,不计成败得失。忠臣义士,应当由此而激发奋起。木母有感而前往,金公被激发而来,分散后又重新聚合,愚昧后又恢复明智,这难道不是一念的真诚,无论远近都能贯通吗?真是奇妙啊!小龙委曲求全献媚,唱歌跳舞,顺从妖魔的欲望。伺机观察,趁其不备施展五花八门的手段攻击。这与荆轲的匕首、张良的博浪锤有何不同呢?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也足以让人感到痛快。无奈被满堂红击中后尘,幸好御河水保住了性命;伏在地上忍受疼痛,孤单的伴侣哀鸣。诗中说“马猿失散,金木凋零,黄婆分别,道义消疏”,实在令人感叹。

八戒忽然从梦中醒来,听到白马口吐人言,回想起白虎岭白骨夫人那一段事情,应该知道唐僧变成老虎源于白骨精,黄袍怪的出现也是因为白骨精。因为困境而产生悔恨,因为悔恨而产生觉悟,这就是转危为安的关键。小龙说出“有仁有义的猴王,管情拿住妖精”,这是真人出现而魔孽暗中消除,这是正本清源的策略。八戒滴泪衔着裙子,言辞恳切,他怎能不尽心快速前1111′往花果山请孙悟空呢?

悟空听闻师父有难,心中大怒。但想起师父的绝情,又有些犹豫。最终,在白龙马的苦苦哀求下,悟空还是决定放下成见,前去搭救师父。

孙悟空与白龙马一同返回宝象国,与那黄袍怪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悟空神通广大,那黄袍怪渐渐不敌。最终,在悟空的金箍棒下,黄袍怪现出原形,被带回天庭受罚。

唐僧被救出后,心中懊悔不已。他深知自己错怪了悟空,于是向悟空道歉。悟空见师父诚心悔过,也就不再计较。师徒四人又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程。

- 心猿与意马的象征:在丹道中,“心猿”常象征着人的心神,它容易浮躁不安、外驰攀缘。孙悟空本是心猿的代表,他神通广大但也野性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家小医仙竟然无敌了 开局变身美少女,诡异竟是我自己 美漫:蜘蛛侠的超人哥哥但是阿祖 天师下墓,奈何遇见的全是神灵 少爷绝嗣,我好孕多多 一秒万点科技值,我解锁无限火力 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 剑道魔神 你们一个都别想重生 诡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