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心神居舍魔归性,中乘炼气(6/7)
人”(自身)而追求生命的真谛。“行者道:‘省几个字儿,只叫孙外公罢。’老魔惜命,真个叫:‘外公!外公!’”这是说只有认识到从外部借来的阴阳二气(二八厶厶)才是真正的借命之法。
“送出山,何用一乘香藤轿?”意思是说只有这唯一的修行之法,其他的都不是真实的。“行者在魔肚里做勾当”,这就如同心神居住在它该在的地方,先治理内部从而安定外部。“变一根绳儿拴着心肝”,这是把心神放置在一处,拿着关键的东西来驾驭众多复杂的情况。“又将身子变小,见妖精钢牙利刃”,这是收敛形体、约束魂魄,以小的形体来克制大的物体,以柔的力量来战胜刚的力量。“打个喷嚏,迸出行者,见了风就长三丈”,这是修炼元气从而使元神出现。“割断外边,里边恶心”,说明内外是一体的,情与性不能分离,并不是决然地斩断。“三怪一齐落下,一齐叩头,众怪收兵,尽皆归洞”,这就是炼气化神而使魔回归到真性之中。
继续阅读
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到了这个阶段,虽然阳神已经出现,但是阴气还没有与自身合为一体,那么魔性仍然存在,就像走路的人还在半途中一样。文中“师徒收拾行李马匹,都在途中等候”以及篇末“妖魔同心合意的,西进有四百余程”,仅仅是表示正处于半途之中的意思。所以必须勤奋地增加火候,谨慎地加以提防,稍微一有怠慢,那么阴气就没有被降服,会侵害连累元神,那什么时候才能超脱呢?
“二魔之假降索战”,这是没有降服气;“三魔之调虎离山”,这也是没有降服气。“三十个怪,安排茶饭,款待唐僧”,这是阴气在徘徊;“十六个鬼,递声喝道,替换抬轿”,这是阴气在环绕侵扰。“望见城中恶气”,这是阴气形成的障碍。“各怀怒气,雷轰奋争,三僧三怪,舍死苦战”,这是阴气与阳神混合相互僵持;“抬拥唐僧,掩旗息鼓,众怪左右旋绕,长老昏昏沉沉”,这是阴气众多且盛大、凄惨寂静,而真阳之气再次陷入困境。追溯其原因,是因为木母(猪八戒)徇私而导致火候功夫不够。“动不动要散火”,这是火候功夫不足;“攒下私房”,这是木母徇私。正因为火候功夫不足,所以一经战斗就遭受鼻子被卷、被束缚的情况,火因为土的泄露而失败;正因为徇私,所以一受到惊吓就相信勾司的敲诈,木因为水的泛滥而漂浮。从丹道视角来看:
大鹏金翅雕施计擒唐僧
大鹏金翅雕可视为修行路上的外魔与内邪的象征。它施计制造的混乱场景如同修行者内心被欲望、杂念所干扰而产生的混沌状态。孙悟空、猪八戒与沙僧代表着修行者不同的心智层面,他们在与大鹏金翅雕的战斗中陷入困境,象征着修行者在面对复杂的内心魔障时,常规的修行功夫难以突破。唐僧被擒走,则像是修行者的真性被魔性所遮蔽、本真被外界的诱惑或内心的恶念所劫持。
孙悟空多方营救无果
孙悟空的多方营救无果,从丹道角度看,这意味着仅靠自身已有的修行境界和方法,难以彻底克服深层次的魔障。他的七十二变等神通在此时失效,就如同在修行过程中,当遇到更高层次的困境时,低层次的功法和技巧无法发挥作用。这暗示着修行者需要寻求更高层次的智慧和力量,也就是超越常规的“法门”。
灵山请如来佛祖
灵山可象征着道的本源或者更高的灵性境界。孙悟空去请如来佛祖,代表着修行者在陷入困境时,需要回归到道的根本源头去寻求指引和力量。如来佛祖亲率众神前来,象征着道的本源力量的介入,这种力量是全面且具有绝对权威性的。
如来佛祖收服魔头与众妖逃散
如来佛祖收服魔头,意味着通过道的本源力量,将那些扰乱修行的魔性因素转化或者降服。青毛狮子怪、白象精以及大鹏金翅雕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