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寻洞赤子之心,心光阳神(3/3)
,扑杀白狐妖女,“同到比丘,现相化凡”,收结大圣剖腹剜心,现身说法之意。
“行者对国王笑道:‘这是你国丈,这是你美后。’”痛切指示,能不令人颜甲皆汗!国王羞愧而感谢,无知赤子之心,不觉顿然悔悟而发露,故曰:“救我一国小儿,真天恩也!”
寿星说“与东华帝君着棋,一局未终,寻他不见。若还来迟,此畜休矣”;又道“欲传你修养之方,你又筋衰力败,不能还丹。只有三个枣儿,是与东华帝君献茶的,今送与你”一段,读者视为收煞余文,不知为仙人临别叮咛吃紧度人处。言人生光阴迅速,世事如棋,须急早修行,切勿迟误,莫待筋衰力败,不能还丹也。“三枣”者,一早节欲,二早导师,三早下手。上阳子曰:“凡人七十、八十至一百二十岁,皆可还丹”,为筋衰力败之老人鼓励;此云“筋衰力败,不能还丹”,为少壮不努力之人儆惧;即孔子年至四十五十亦不足畏之意,非真谓筋衰力败不能得丹也。国王求教,行者曰:“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凡百事将长补短,自足以祛病延年。”言凡百事将长补短,还丹之法未尝非,将长补短之事就是教也。也成为了他们取经途中一段难忘的传奇。
那隐秘的山洞可视为一处特殊的修炼场域,充满着复杂的阴阳、正邪之气。洞口被掩盖以及四周怪石嶙峋的景象,象征着丹道修炼中所面临的重重阻碍与外界的干扰。
孙悟空与妖怪的战斗,则如同修炼者在丹道过程中与内心邪念、魔障的交锋。妖怪喷出的毒雾,恰似修炼时遇到的不良气场与杂念的侵袭。孙悟空与之激战,代表着修炼者以自身的正气和功力去抵御这些负面因素。
寿星老的出现意义非凡。寿星在丹道中可象征着一种先天的、高层次的灵力或者是道的指引。他与妖怪有渊源并将其收服,意味着在修炼过程中,当遇到因自身心性不稳而产生的问题(妖怪本是仙兽下界为妖)时,需要借助更高层次的道的力量或者是内在的灵性指引来化解。
而那婴儿,在丹道层面可视为修炼者所孕育的“内丹”或者是纯真的道心。婴儿被囚禁在铁笼之中,象征着道心或者内丹被外界的邪恶力量所束缚、压抑。唐僧不顾艰难去解救婴儿,体现出在丹道修炼中对道心的坚守与呵护,这是修炼的核心所在。唐僧作为当朝正主,代表着修炼者的正念与慈悲,这是推动修炼进程的关键力量。
整个寻洞擒妖救婴儿的过程,就像是丹道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不断突破障碍、修正心性、守护道心、借助更高层次的力量,最终使修炼走向正轨的过程。它展示了丹道修炼的曲折与艰辛,以及在关键时刻坚守正道、借助外力与内在慈悲的重要性。
悟空修真路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