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四川民俗:打平伙。它真的是AA制吗?(2/2)
点;收入少、家庭负担重的,简单意思一下;实在拿不出的,也没关系,多干一点也可以蹭吃蹭喝。大家从不计较,也不搞平均主义。这其中也饱含了无产者深深的阶级感情。 比如前面提到的某人买了肉,哪怕他实际只买了一斤肉,家里也没其他啥菜。大家商量好打平伙之后,大概算下总的人数,就开始分头行动。有的回家逮只鸡或者拿一些鸡蛋,有的去杀猪匠家买点骨头或买副下水,还有的忙着去村头小店打二斤高粱酒,有的则去自家菜地里搞些蔬菜…… 主家呢,只需要再贴些柴火、盐和调料。条件差拿不出啥东西的,就会主动多干点洗菜、择菜、切菜、搬座椅等各种杂活,正所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热热闹闹的就把平伙打了。 像前文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假先生》写的: “又贪口腹,常约徒弟打平伙,他不出钱。”这是利用了过去不搞平均主义的漏洞占小便宜,这种平伙,肯定就打不久了。 像抖音上那些钓鱼人,除了带着自己钓的鱼,通常还会带点粮油、牛奶之类到附近人家去“打平伙”。所以哪怕相互之间事先不认识,这种平伙成功率也比较高,他们的平伙也打得久。 随着生活条件好了,周围邻居之间、熟人之间的“打平伙”,就基本消失了。如今基本被轮流请客,或AA制等各种形式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