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谑(2/2)
和词汇。
三、《中国方言大词典》分卷之一的《成都方言词典》收录的【踏削】。
四、乐山作家周恺使用的【挞噱】
乐山方言作家周恺《苔》楔子,“一天到黑背起手,晃过去晃过来,咋个会吃不消,只是晃得我心焦,背后还要遭人挞噱。”
挞也是入声字,所以四川方言发音和“踏”相同,都是tá。挞指用鞭、棍打人;踏指践踏,所以字义都能引申为指责攻讦。下同。
五、部分民间方言研究者认为是【挞谑】
挞谑二字组合成词,自然地具有责难和调侃两重含义:或并列,谓“挞之谑之”,既责难又调侃;或动状,谓“挞之以谑”,用戏谑的语言进行讽刺和责难——这都是蜀人常用的说话方式。
以上,介绍了“谑”字单用;逐步被“跩”替代;以及“谑”字组成特色方言词汇“踏谑”后的各种写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