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痨人”还是“药人”?(2/2)
药”,后来发现其根块可治病,于是引申出治病草之意。
另外,有些读ló的字都有另外一个音lào,比如“落ló叶”,“打莲花落lào(有些地方干脆就写成:打莲花闹)”;“炮烙ló”,“烙lào印”;“络”也同时有这两个音。
“乐”的古音或者说四川话为“ló”(泺水的“泺”读“ló”可以反证),那么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转音为“lào”,正是“钟鼓乐之”中“乐”的读音。加了草头自然就有“yò”和“lào”两种音。
故个人认为四川话一般情况下把“药”读成“yò”,相当于普通话的yào,而表示有毒则读成lào,如“我家的猫着耗子药yò药lào死了”。
苏东坡有诗赞鮰鱼说“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网上的解释都是服药无效而且读音是“yào”,明明是吃鱼哪是在服药呢?这个“药”明显是动词,表示有毒该读成“lào”嘛。
当然我读的书少,没有古书作支撑,我想也真没有古书支撑,不然早就有专家论证了。也不喜欢书名号加引号堆砌的学究派写法,还望看到的朋友多多指正。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