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土地政策(下)(1/2)
听到掌声,众人呼吸都一滞,接着看向了首座的王三。
“辛师爷不愧是真正历事地方的人,说得很不错。”
王三夸奖了一句。
“谢大王夸赞,在下不敢当。只是抒发一下,心中所觉浅显见解。”辛璩躬身回礼,然后面带笑意,“一切,只是大王高屋建瓴的政策,才解决了现在的局面。
国有与集体,才是真的神作。”
辛璩倒是真话,前明的官吏也微微一笑。
其实,国有和集体,本身换个名词,就能使用。
国有就是皇庄,集体就是宗族庄园。
唯一的区别,就是王三弱化了皇庄的单一属性,和宗族庄园的唯一属性。
尤其是宗族庄园的唯一属性,宗族是族长统合全族做事,所以大部分想法,都是会优先紧着自己族人,然后考虑宗族利益。
但这么做会对地方执政力量进行削弱。
王三这边,采用城村集体所有,乡镇国有的方式,就等于是只要王三愿意,随时可以在一个县域内,配置所有制权重。
自元朝行省体系之后,一直到明朝,也只是将政治实体,铺到县城。
而现在,王三则是进一步,将政治实体,铺到乡镇。
没错,乡镇就是未来基层的政治实体。
直接政治权利下乡镇,更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虽然分权还是有,但王三分的只是财政支配,并没有军事力量,因此整体来看,王三解决了明代政治权力不下乡的痛点,也在小范围内,压缩了基层反抗力量的生存空间。
只要按照山川形便,犬牙呲互的区划格局进行细微调整,等到之后农场和国营工厂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乡镇就能取代这两个单位,变成一个新的行政框架。
而每个居于乡镇四周的村,第一时间就会被虹吸。
那么乡镇规划,县域分拆,也就完成了。
士绅想要诞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只需要配套使用户口迁徙,将考中的学子户口迁入上学所在地的城内,那么学子丧失对于基础土地的控制可能,那么整套体系就能运转起来。
学子只能寻找新的权力落脚点。
至于城乡户口允许相互转换,只需要规定直系三代内,没有一个人呆在本村,你的户口就不能迁徙回去,就能大大降低城里户口,返迁入村的可能。
各种各样的余地,王三其实都留好了。
因此,辛璩对王三的改观,就是在王三这段时间写出来的政策,准备颁布之后,所带来的震撼。
若不是亲眼看到王三每天有空就写写画画,亲自将这套写下来,他都不敢相信,这是王三想出来的。
王三想要说的就是,其实他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尽可能贴合现在写出来的。
资源实在有限,那么需要优先配置重点,而配置的重点,难免会动土地,想要解决强制拆迁的风险,以及后世看到下岗、乡镇人口过多的混乱局面,他就想到了将农场和国营工厂,提前进行布置。
等未来陕西变成后勤基地的时候,农场可以结束军屯,变成乡。
国营工厂可以改革,可以允许上市,允许拆分,从一个点,扩张成面,公私合营、君臣佐使,进而扩张成镇。
而最基层的村,正好可以让农场和国营工厂,对他们下订单,保证基层村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通过订单贸易、人口虹吸的方式,完成基层村社的进化。
王三直接跳过了“人民公社”阶段,用军政权力,进行替代。
既完成了集体改造,也完成降低了干部尾大不掉。
马放南山,解甲归田,这都是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潮的,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