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国公(2/3)
定撑的过去。
但他不敢说啊。
“好了,退下吧。”
赵祯也没跟贺太医计较,只是摆摆手让他退了下去,随即对身边伺候的太监问道,“禹州赵宗权到了没有?”
“回陛下,赵宗权昨天夜里就已经到了。”
“好。“闻言,赵祯精神一振,“立即传旨赵宗权进宫。”
太监迅速领旨而去。
很快赵宗权就来了,而在赵宗权来了之后,赵祯把身边的人全部赶了出去,单独接见了赵宗权,两人聊了两个多时辰..
期间没人知道赵祯跟赵宗权聊了些什么。
不过在赵祯跟赵宗权聊完之后,赵祯立即把李天韩章等人招进了宫来。
“臣等参见陛下。”
“免了,传旨。“赵祯摆摆手,直接对老太监张公公吩咐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巴拉巴拉,都是一些拗口的文言文,反正大概意思就是晋韩章为太师,富弼为太傅,封李天为镇国公并晋太保,封赵宗权为濮王兼殿前司指挥使。
让他们四个为辅政大臣辅佐幼主。
其他都好说,但李天对赵祯封赵宗权为殿前司指挥使一事就不太满意了,这不是明摆着让赵宗权分他的兵权吗?
简直是做梦。
“臣等毕不负陛下所托,一定为我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四个人领旨后自然少不了要对赵祯表忠心了。
反正漂亮话又不要钱。
翌日。
都没来得及准备,赵祯就急匆匆的宣布了立赵曙为太子消息甚至连册封大典都还没来得及举行,赵祯就去见他的列祖列宗去了。
继续阅读
皇帝驾崩新帝登基等等一些列的事情整整忙活了一个多月。
然而新帝只是一个不满两个月的婴儿,自然不可能上朝听政了,于是乎就需要太后垂帘听政了,但两个太后谁来听政呢?
一个是皇帝是嫡母。
另一个荣妃则是皇帝的生母。
于是乎,一众大臣们商议一阵干脆谁也不得罪,让两个太后一起听政。
啧啧,不得不说赵祯这几十年皇帝不是白当的,平衡之道玩的贼溜,前朝让四个辅政大臣相互牵制避免一家独大。
后宫则是让两宫太后争权夺利,以免出现外戚做大的局面。
短短一个来月朝中可谓是风云变幻让人目接不暇。
先是充王跟邕王造反。
不过这俩货太倒霉了,造反当天正好赶上定远侯班师回朝,结果顺手就把这俩货给灭了,直接成为了李天登上镇国公宝座的踏脚石。
再然后老皇帝驾崩,新帝登基...
如今的朝堂上可谓是人人自危,四位辅政大臣势如水火明里暗里的争权夺利,其中最过分的就是镇国公李天。
他借着邕王跟充王造反一事大肆排除异己杀了个人头滚滚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两宫皇太后虽然垂帘听政,但她们为了拉拢四位辅政大臣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利跟地位,对此统统选择了视而不见。
此时的朝堂可谓是人心惶惶。
但是。
这些统统跟盛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不论是老皇帝去世也好,新皇帝登基也罢,还有什么李天被封镇国公,赵宗权这个冷门宗室突然被封濮王等等...
什么辅政大臣。
什么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他盛宏还是那个小小的六品承直郎,他该吃吃该喝喝啥事不往心里搁,反正他既不战队又跟反王没有丝毫瓜葛。
心里踏实的紧。
就算天塌下来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