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制衣厂(6/7)
我想……应该行吧。
做衣服这行,其实也没什么秘密可言,关键是你得懂得门道。懂了,很多东西看一眼就能上手了。”
陈德忠看她神态自若,不由得心里有些佩服:“吴姐,你果然是个能人。管理一个厂子可不是件容易事,光是协调生产、分配任务这些,外行人可弄不清楚。”
吴春玲摇摇头,笑着说道:“你啊,别把我夸得那么厉害。说到底,做衣服就是个熟练工种,时间长了自然就摸清了门道。
关键还是得看你自己,你要真想干,我可以帮你打理,但你得有个全盘计划。”
陈德忠笑了笑:“吴姐,这你放心,我不会贸然行动。今天来这里也是为以后的计划打基础,有你这样的内行帮忙,那就更放心了。”
陈德忠听着吴春玲的话,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制衣厂的方方面面。他向她打听了缝纫机的事儿,问:“吴姐,咱厂里用的这些缝纫机,跟普通人家里那种有啥区别?”
吴春玲抬起手来比划了一下:“区别还是挺大的。你看,咱厂里用的这些缝纫机是工业级的,速度快,针脚密,能连续长时间工作。
继续阅读
民用的缝纫机嘛,做做家里的衣服可以,效率可比不上这个。而且,厂里用的这些机器一般都得人熟练操作,不然容易出问题。”
陈德忠点点头,心中大致有了个概念。他记得上一世,制衣厂的生产早已高度机械化,流水线上大部分都由自动化设备完成,工人的手艺反倒是次要的。
但眼下的80年代,这一切还没那么先进,制衣厂仍然主要依靠工人和缝纫机手工操作。每个工位前的工人都得是熟练工,手脚麻利、眼力精准,才能保证衣服质量和产量。
吴春玲见陈德忠若有所思,继续说道:“现在咱们制衣厂,基本就是靠工人手工缝制。
设计图、样板布这些东西都得提前准备好,布料也是关键,要选对合适的料子,才能做出好衣服。工人呢,必须得是有经验的熟手,刚学的新人上手慢,容易出错,还得长时间培训。”
陈德忠听得很认真,他知道,想要开厂,光有机器和布料是不够的,还得有合适的设计和工艺。
尤其是这些工人,如果没有一支熟练的团队,就算有再好的设备,生产效率和质量也跟不上。他心里暗暗盘算,得先找几个懂行的人,做出几件好样衣,再慢慢扩展。
“吴姐,我现在大概了解了。”陈德忠说道,语气里带着沉思,“看来,开个制衣厂不光得有机器,还得有人才和好的设计。我还得多做功课,不能操之过急。”
吴春玲笑了笑:“是啊,这行没啥捷径,你得一步步来。要是想干,慢慢摸索,我也能帮你介绍几个熟手工人。不过,关键还是你得有个整体的计划,先从小批量试试,逐步做大。”
陈德忠点点头,心中渐渐有了方向。他知道,眼下的80年代虽然不像未来那般发达,但正是这个阶段的手工业,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只要他能找到合适的路径,开办一个小型制衣厂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人、布料供应商,以及设计方面的支持。
“吴姐,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有了底子。接下来我会一步步筹划,这事儿不能急,得慢慢来。”陈德忠笑道。
吴春玲点头道:“你要是真有兴趣,我随时都可以帮你。反正这行业里,我也算摸爬滚打了好几年,能帮上忙的尽管说。”
陈德忠笑着点头:“那就多谢吴姐了,有你帮忙,我心里踏实多了。”
随着参观结束,陈德忠心里有了一个明确的蓝图。他知道,虽然当前时代条件有限,但正是因为这样的限制,才有更多的商机等着他去发掘。
现在的制衣厂仍然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