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九十一章 这么牛的大太监,到底是谁?

第九十一章 这么牛的大太监,到底是谁?(1/2)

目录

安史之乱?赵桓的二十四史还没读多少,也就读到了汉代,这段历史还不是很了解。

历史事件提醒: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发起的反唐之乱。

被视为盛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乱导致大量人口减少、民不聊生而国力锐减。标志着地方藩镇势力彻底割据。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节度使,也终于雄踞一方,尾大不掉。

土地、丁口、甲兵、财赋皆掌管与一人之手。

而盘查丁口、经纪赋税的酷吏,皆为退役甲兵。

参军做军卒有田地可以均、也可以当上官吏,管理一方百姓,百姓参军热情高昂,战斗士气旺盛。

酷吏为节度使原来旧部,自然拥戴节度使,长此以往,节度使变成了土皇帝。

唐朝的节度使和大宋的节度使大为不同,宋朝的节度使不掌握土地、丁口、财赋,只掌握了甲兵。

但是现在西军那边,折家等将门,其实已经将其全部掌握在手了啊!

又是藩镇割据吗?

种师道看着赵桓脸上了然的神情,继续说道:“天宝十三年,春,正月,己亥,杨国忠言安禄山必反,玄宗皇帝轻信安禄山谗言,赏赐安禄山资财,着其返回驻地。”

“夏,六月,乙丑朔,玄宗皇帝见这名太监满脸忧愁,就问他: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

“这名太监回答道:‘臣闻云南数丧师,又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上曰:卿勿言,朕徐思之。”

“天宝十四年,冬,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

“十一月,乙丑,太原太守颜真卿,上书言安禄山反了!上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未之信也。”

“后来安史祸乱之兵,屡战屡胜,打到潼关的时候,打不下去了,实在是守城的将领高仙芝太过生猛,安禄山真的打不下来,就准备退兵。

“而且安禄山的地盘发生了叛乱,他也非常着急回去。”

“前唐玄宗皇帝听信谗言,更换守将高仙芝,严令潼关守将哥舒翰,出潼关应敌,放着地利不用,非要出关二战,哥舒翰又上了年纪,打仗有些昏聩,就打了个大败。”

“安禄山兵逼长安城。”

赵桓听故事听的起劲,差点忘记了这场辩论的起因是什么,种师道忽然停了下来,赵桓才回过神来,点了点头,说道:“朕不通军务,战阵之时,不乱掺和。”

种师道点头继续说道:“这名太监就带着前唐玄宗皇帝,仓皇逃跑。”

“前唐玄宗皇帝,悔不当初,没有听这个太监的劝谏,提防将领,限制李林甫的权力,以至于,落魄到了杀掉杨贵妃的田地。”

“前唐玄宗皇帝痛哭流涕,这名太监掏出匕首,意欲自裁谢罪,全因自己劝谏无功,才导致了祸乱,玄宗阻止了这名太监的自刎。”

“当时前唐玄宗皇帝三子李亨,在灵武称帝登基,这玄宗变成了太上皇,玄宗大喜,认为三子孝顺无比,何忧。”

“这名太监却认为两京失守,生人流亡,河南、汉北尽为战区,天下痛心,而玄宗皇帝以为的‘何忧’,他不敢闻命。”

咦!赵桓大为惊异,这太监的见识,实在是高了玄宗皇帝好几个段位啊!

安史之乱打成了一锅粥,这李隆基还认为何忧。

这个太监却看得通透,知道事情大条了。

再看看赵英,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因为赵英,自己的贴身大太监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和这个神童太监差距实在太大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我成了前女友的上门姐夫 异世界开发手册 血海武尊 不死不灭从斗罗开始 我不是帝二代 仙医帝妃 惊奇手记 穿书之女配自救指南 修仙从山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