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仗势欺人(1/2)
几乎与华轶收到王敦公文的同时,陶侃也收到了一封王敦的亲笔信,热情洋溢的邀请他到帐下担任司马。陶侃一下子看穿了王敦的企图,这是要图谋江州啊。
不过,王敦既然想要将自己调到建业担任他的司马,一定会向华轶移文。那么,华轶到底会怎么想呢?是断然拒绝,还是息事宁人同意放行呢?
如果华轶断然拒绝,是不是说明他也有野心呢?如果他同意放行,自己若拒绝的话,王敦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华轶也会想办法让他从命,自己的处境将非常危险。
思忖之下,陶侃觉得还是应该主动一点,便当场给华轶写了一封信,明确表示不愿去建业,并请华轶从中转圜。与此同时,陶侃又给卫展写了一封信,告知他当前处境。
卫展是河东安邑人,早年间曾任尚书郎,后外放南阳担任太守,并升迁至江州刺史。司马颙掌控朝政后,以华轶取代了卫展,卫展因河东沦陷,便留在江州居住。
按照官场惯例,华轶就任江州刺史后,应该拜见卫展,并加以礼遇。但华轶自恃出身和名望都高于卫展,对卫展视而不见,卫展由此对华轶深怀不满。
陶侃获悉这段公案后,极力拉拢卫展,两人便在私下里往来甚密。
陶侃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防备日后一旦与华轶翻脸,自己将能多一个盟友,毕竟卫展曾在江州任职多年,颇有些根基,尤其是对现任豫章太守周广有知遇之恩。
周广出身寒门,早年间仕途艰难,卫展见他颇有领兵之才,让他担任豫章太守,并让他招募了一支军队。华轶是单车上任,虽一直打压周广,却不敢贸然将其去职。
收到陶侃的信后,华轶颇为纠结,这一来可以证明陶侃对自己还算坦诚,二来陶侃之所以去建业,是不是说明他的确心向司马遹呢?这是华轶一直以来的心结。
对于司马遹,华轶的心态很复杂,同情他的遭遇,甚至佩服他这几年的经营能力,但他骨子里又是个非常保守的人,让他背叛朝廷去投奔一个废太子,对他来说太难了。
一开始,华轶确实非常信赖陶侃,但在苗光和应詹主动起兵响应司马遹后,华轶便开始心生警惕,陶侃是刘弘的心腹,谁知道他会不会和苗光、应詹一样和司马遹沆瀣一气呢?
为此,华轶还曾有意无意的试探过陶侃,陶侃却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痛斥司马遹是乱臣贼子,辜负了刘弘当年的好意,华轶不知真假,但也只能暂时信任陶侃。
如今,陶侃这么干脆利落的拒绝王敦,又让华轶心生不安。天下人都知道,司马遹最恨王敦,陶侃如此不想去建业,不就证明他害怕被王敦所害吗?
不过,陶侃拒不肯去建业,难道不是因为忠于我吗?华轶又这么安慰自己。但若是直接拒绝王敦,似乎也有不妥,毕竟王敦是朝廷任命的都督,轻易得罪不得。
纠结之下,华轶给王敦写了一封言辞谦恭的信,表示自己本想让陶侃立即赴任的,为此还去信劝说他,无奈陶侃不想去建业,自己也不好强迫他,还请王敦另请高明。
八月中旬,王敦收到了华轶的回信,却没有收到陶侃的答复。看完信后,王敦一脸鄙夷道:“华彦夏有贼心没有贼胆,如何能成事?江州我取之必矣。”
“明公所言甚是。”钱凤连忙附和道:“华彦夏不过是冢中枯骨,何足道哉!”
自从沈充被派到彭城辅佐王含后,钱凤便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王敦的心腹谋主。
“世仪(钱凤字)以为,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王敦沉吟道。他虽然下定决心要图谋江州,但具体如何图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总不能二话不说上去就干吧。
“据仆所知,华彦夏麾下主要有三支军队,分别是武昌的冯逸、豫章的周广和鄱阳的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