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搜寻物资(4/4)
再去找!
找不到?
去别家撬!
饶有兴致看着这一幕的道士,瞥了眼温故:村民们性子愚鲁粗犷,不知这位书生作何感想?
温故的眼神奇怪——诧然,理解,若有所思。
道士:???
狗书生又在想什么?
温故只是对本土习俗好奇,并想着,若是以后在北地安顿下来,如果没有别的谋生手段,或许可以试试画年画、制桃符?
没再多看,温故也去搜寻自己能用上的东西。他在一户人家的屋中找到想要的。
不显眼的衣箱里,找到了十多个大檐帽,有点像他印象中的范阳笠。
小刘猎户看了看,“这户人应当是接了做大帽的活儿。”
找到的这十几个笠帽,温故自己留一半,另一半给村里。
这是如今村里的规矩。
温故自己留两顶,给堂兄两顶,道长有特制的斗笠不需要。嗯,再给小刘两顶。
够用,多出来的还能跟村里换点别的。
接下来更让温故惊喜的是,他在另一户翻到个小铜炉。
有点像温故印象中的染炉,只是比那个更小巧精致,方便外出带着,路途可以煮东西吃。
这户人家瞧着小有家底,屋门关得严实,里面也没见到明显血污,或许混乱之初就已经离开。
随后,温故推开那家的书房,看到书桌上的笔架,悬挂着的毛笔,还有质感不错的书画纸以及砚台。
目光顿时一亮,眼神向往。
“空弓难责养由射,快剑始堪孟贲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墨就是文人的刀啊,岂可不精择!”
道长把嘴里的丹药残渣,“呸”的吐出来。
前几天是哪个狗东西在我面前说“能书不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