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地位初固,再迎新战(2/3)
汪小海的名字,也彻底在上海滩打响了!
然而,就在他享受成功的喜悦时,一个神秘的黑衣人却出现在了他的门口……
“汪先生,有人想见你。”
黑衣人低沉的声音,让汪小海心中一凛。
汪小海可不是个闷头苦干的写手,他深谙“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为了挖掘更多感人的小人物故事,他化身“百变星君”,一会儿是街头算命先生,一会儿是茶馆里的说书人,一会儿又是码头扛包的苦力。
凭着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和逗比开朗的性格,他很快就和底层百姓打成一片,收集到了不少“人间真实”。
他听黄包车夫老李讲述为了供儿子上学,每天起早贪黑拉车的辛酸;他听弄堂里的王大妈讲述为了给女儿治病,变卖家产的无奈;他还听小商贩张三讲述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忍受城管欺压的苦楚……
这些故事,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但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让汪小海的创作灵感如泉涌。
回到报社,汪小海一头扎进稿纸堆里,开始奋笔疾书。
刘师傅见他如此拼命,默默地给他泡了杯茶,还提了一些排版建议。
“小汪啊,你这文章写得是真好,就是排版有点乱,不如这样……”
刘师傅指着稿纸,用他那粗糙的手指,比划着,“这里空一行,这里加个小标题,这样读者看起来更舒服。”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汪小海一听,顿时茅塞顿开。
刘师傅虽然是个沉默寡言的印刷工人,但却有着多年的排版经验,他的建议简直是神来之笔!
汪小海欣然接受了刘师傅的建议,文章的质量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终于,在截稿日期的前一天晚上,汪小海完成了他的“鸿篇巨着”。
他揉了揉酸痛的眼睛,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他小心翼翼地把稿子收好,准备第二天交给张总编。
第二天一早,汪小海来到报社,却发现陈记者早早地等在了他的座位旁。
“小汪,我听说你写了篇大作,能不能先让我过过眼瘾?”
陈记者搓着手,一脸期待。
汪小海笑了笑,从包里掏出稿子递了过去,“没问题,老陈,你先看看,提提意见。”
陈记者接过稿子,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他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期待,逐渐变成了震惊,然后是感动,最后是……
“小汪……”
陈记者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汪小海,“你这篇文章……”
陈记者看完稿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看向汪小海的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小汪,你这篇文章……简直是神了!我敢打赌,这篇文章一发表,绝对会引起轰动!”
汪小海得意地挑了挑眉,“低调低调,基本操作,基本操作。”
心里却乐开了花,看来这熬夜爆肝的成果还是不错的。
陈记者激动地握住汪小海的手,“兄弟,你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那些小人物的故事,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啊!特别是那个黄包车夫老李的故事,我看得眼泪都下来了!还有王大妈,张三……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但他们的故事却充满了力量,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这才是真正的新闻,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陈记者不仅提出了几处细微的修改意见,还主动提出要帮汪小海宣传这篇文章。
他跑到其他报社,逢人便说:“哎,你们知道吗?《申报》的小汪写了一篇神作,那叫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啊!不看绝对后悔!”
一些同行记者本来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