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神探1546 > 第二十四章 案首与县前十

第二十四章 案首与县前十(2/3)

目录

后来,便开始敷衍,恨不得草草了事,快点结束才好。

所以科举里面作弊的门道,不止是泄题、夹带、涂改等等。

收买相关的书吏,修改送卷的次序,让自己人的卷子先一步递到考官手里,有时候都能决定学子的命运。

提前交卷也是一种方式,而且是极为正常的竞争方式,让考官瞬间注意到考生,并且有很大几率仔细阅览考卷。

现在的吴柯霜就是如此。

“海玥?就是此子破了使团要案,更揭穿了刺客的真面目……唔,好字啊!”

不止海玥一人,陆续有考生上前交卷,但这位知县拿着海玥的考卷,足足看了一刻钟,才放了下来。

吴柯霜的评价是,无可挑剔。

这倒不是说文章写得完美无缺,而是在八股文中,完全挑不出错处来。

首先,字体方正光洁,大小一律,是应试最标准的台阁体,书写起来又整洁连贯,笔锋之间透出一股自信昂然,第一印象就很好。

其次,四书文重破题承接,内容符合音韵,试帖诗合辙押韵,格式正确,全篇不犯任何忌讳。

最后,这文章写得不错,就是似乎有些眼熟……哪里见过?

所幸科举考试没有抄袭一说,毕竟讲白了,大家抄的都是朱熹的批注,展开来说而已,原封不动的拿过来,顶多显得水平低,不是什么错误。

而且这也不是原封不动的拿,化用得很高级,莫非在这方面使力了?

吴柯霜对其印象很好,这个念头转了转就抛开,结合场外第一个交卷,顿时又有个赞许。

才思敏捷,心态过人!

仅仅是十七岁的年龄,就能以最快速度应试完毕,又交出这么一份答卷来,如此心态,许多年年应试的老学子都达不到。

“难得!”

吴柯霜的兴头起来了,放下海玥的卷子,再拿起提前交上来的卷子,一份份批阅起来。

很快,他的眉头就皱起。

珠玉在前,这些答卷的内容就令他很不满意了,有些为了提前交卷而提前交卷,更是毫不客气的黜落。

不过这也不算黜落,这些学子依旧有机会,明天可以再来参加第二场招覆。

只不过心态不过关的学子,一旦第一场过不了,后面的往往会越考越差,最后彻底崩溃。

吴柯霜见怪不怪,批阅的速度越来越快,眼见着就要进入落落落的模式,突然手中一顿。

“咦?琼台先生的理学讲义,此子理解得很深刻啊!”

琼台先生指的是丘濬,这位同样是琼州府琼山县人士,六岁丧父,由祖父和母亲抚养,家境贫寒,借书苦学,明正统九年,乡试中首名解元,到了景泰五年,殿试中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其后编撰多部史学著作,为于谦受诬辩白,后开尚书入阁之始,为官四十余载,清廉刚直,有“布衣卿相”之誉。

丘濬的理念教导了许多人,吴柯霜少时也受这位的理学影响,一眼就看出,这份答卷里面,有《大学衍义补》的底子。

这部著作系统地论述了丘濬的经济思想,诸如土地、财政、税收、货币、利息、国家预算、对外贸易、藏富于民、漕粮运输等等,均有切合实际且值得称道的见解。

而这名学子显然对丘濬的学说有着深入的了解,最为难得的是,学的不是皮毛表象,字里行间中体现出的风格,恰恰是与那位清廉刚直的大儒有着一脉相承的务实。

当然,由于年龄还小,见识尚浅,文章难免显得有些稚嫩。

吴柯霜看完这份考卷,却是颇为欣赏,再翻到封面一看:“海瑞……曾祖福,祖宽,父瀚……与海玥是兄弟么?琼州海氏,不愧是出过绣衣御史的门第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60年代:每日盲盒,悠闲生活 进击的人类,反攻异族母星 斩神:倪克斯怀里好香 重生后元帅总是在崩人设 换嫁东宫,绝嗣太子轻点宠 回国第一天,在夜店捡到未婚妻 一点风流气,人间最得意! 我的性别会刷新 我在泯灭之地斩鬼 一入惊悚万鬼愁,百轮生死尽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