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柒佰贰拾贰章:面具之下(1/2)
许多年前,林田海第一次看了父亲租来的vcd,接下来长达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只要下了课他就把红领巾系在头上,端着数学老师用来画图的三角板,对着讲台下的几十个同学表演口技“突突,突突,突突……”
这部刻录在vcd光碟上的电影叫《第一滴血2》。
时隔多年,让林田海用专业的眼光再去评判,这就是一个充斥着暴力元素,煽动对立情绪,为霸权主义洗白,将侵略行为合理化的垃圾。抛开这些夹带私活的东西单以电影的标准去看,它也依然是情节薄弱、叙事牵强、运镜粗糙的大烂片,除了能刺激肾上腺素之外完全一无是处,往上吐口唾沫都要替折扣唾沫不值。
无论这个系列的电影再不堪,也轻轻松松地把史泰龙捧上了神坛,非洲的许多小部落里连台电视机都没有,却依然通过流动的露天电影院知晓了他的大名。大家看得热血沸腾的同时,会很自然地产生诸如“米国真强大啊”,“丛林猴子可以随便杀”,“狗腿刀砍人,一刀一个小朋友”之类想法。
因为自己也曾被影响过,所以林田海深知电影的魔力,他离开哥伦比亚大学后最先想到的就是去做导演,便是这个原因。当电影中的人物被符号化,被象征化,那么导演便可以利用手中的导筒做到千军万马都未必能做到的事,就像是《阿甘正传》影响全世界年轻人的人生观,《泰坦尼克号》影响全世界年轻人的爱情观一样。
在林田海之前,《v字仇杀队》算是一次非常不错的尝试。它成功了,因为“这张面具后面不是一具躯体,这张面具下的是思想,而思想是不怕子弹的”这句话深入人心;它也失败了,因为创作者没有考虑到小布尔乔亚阶级的软弱性,哪怕再苦再难,让他们立马就为一个伟大的事业献出生命都是不可行的。
《玩笑》则是完完全全的成功,因为林田海没有进行任何意识形态上的暗示,他只是在电影里不断向观众灌输一个观念表达愤怒是人类正当的基本权利,压抑愤怒只会让自己受更大的伤害。
在电影上映之后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全球各地都不断有大规模的事件爆发,仿佛一夜之间温顺的绵羊都变成了凶残的鬣狗似得,绝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这跟林田海的电影有关,一切早在他拍摄《怪物》时就已经进行了布局。他敢这样做原因很简单,这两部电影都是限制级别的,《怪物》是r级片,《玩笑》更是达到了nc17级,永远不可能被国内引进,不需要担心造成不良影响。
“托尼,你真的跟安娜·肯德里克有一腿?”里奥·达达里奥的声音把某人从神游状态拉回了现实。
“李奥纳多·达达里奥先生,如果再不闭上你那该死的嘴,我就要请你去厨房跟仆人们一桌吃饭了。”当一位母亲用全名称呼自己的儿子时,就表明她的怒气值已经到达了极限,接下来再刺激她就要放超必杀了,达达里奥夫人此时明显已经进入了爆气状态。
林田海的完整英文名应该是安东尼奥·林,但是日常生活中别人都习惯叫他托尼,就像亚利桑德拉·达达里奥被叫做山多拉一样。里奥·达达里奥的正式名字其实叫李奥纳多·达达里奥,只不过家人和朋友一直都叫他里奥罢了,“我只是关心自己妹妹的幸福罢了,尊敬的母亲大人。”
“这不是你该关心的事情,真要是在乎我们的感受,就早点安定下来娶个贤惠的妻子好好过日子,而不是整天跟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厮混。”马尔科·达达里奥瞪了儿子一眼,女儿好歹还能找到点正事做做,这混蛋儿子却挂着家族公司经理的头衔游手好闲,一天天就知道开派对浪费钱。
林田海就是担心达达里奥家的人会有想法,才马不停蹄地从洛杉矶赶回纽约,只是在酒店睡了一觉就登上了飞机,把一众报刊杂志的采访请求全都给推拒了。他这番做派,达达里奥家的人再不满也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