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刘文静再出谋(2/3)
的杨侗时,他就显得处处被动,坐等后路被断,完全被杨侗牵着鼻子走。
自己麾下虽众,却一如他本人,没有应对这种生死困境的经验,所以这时候,经验尤其显重要,刘文静在风云四起的年代里为父皇出谋划策,导致父皇安然度过诸多难关,其应变险境的经验和心态自然不是他们这些小青年所能及,李世民回头一看才意识到自己的自负和愚蠢,有良策却不用,才落入这等田地。
“殿下其实也不必太过担心,我军将士士气不稳,人数尤在,且各带十天之粮,衣甲军械俱全,我认为我们还有应对的时间。”刘文静微微一叹,又继续说道“但若等上三天,事情就大了。”
“相国,现在跟三天后有何不同?”见到两人叙话,诸多文武靠拢过来,殷开山开口询问。
“我军此时如同一头困兽,隋军若是强攻,必然会激起我军将士的同仇敌慨之心…十多万头小兽之威不容忽视,虽不至于能够让隋军全军覆没,却也足令隋军伤筋动骨…但是三天后完全就不一样了。”刘文静笑道。
“难道还怕他们不成?”侯君集冷哼一声。
“不是怕,而是事实!”刘文静看向了李世民道“兵法有云攻心为上,这从杨善会不攻打断后刘弘基将军所部即可看出,杨善会要做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他要以兵威彻底瓦解我军斗志,他现在按兵不动,就是告诉我军将士,不是他们打不过、打不了我们,而是不想打而已,让我军恐惧、害怕的情绪不断放大,时时刻刻处于不安之中。三天之后,如果我们再没想到自救之法,将士们会彻底绝望,甚至会出现哗变、营啸等恐怖之事,那时隋军再攻之时,便可将我军一战而破。”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三天时间?”李世民皱了皱眉,沉声问道。
刘文静叹息道“凡事总有例外,不能一概而论;而隋军行事,素来违背常理,我们不能以常理度之,但不管是三天也好,两天也罢,我们都没有浪费的资格。”
李世民点了点头,沉思片刻问“那相国认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办法和出路就在这条洛水。”刘文静指了指滚滚东流的洛水。
李世民大为失望,“这我也想过,就怕隋军半渡而半,到时我们首尾不能相顾,必然会大败亏输。”
刘文静笑道“我的办法不是这个,我的意思是利用这条洛水,创造一个谈判的筹码,只要我们手中的筹码大,且牢牢抓住杨侗要害,就能逼他和我们谈判,以使我军胜利南撤。”
“这能行吗?我们手中有何筹码可言?”李世民半信半疑。
刘文静笑了笑“如果殿下肯听我的策略,我至少有八成把握让我军全部平安撤离。”
李世民大喜过望,连忙说道“相国请说,我一定言听计从。”
……
傍晚时分,杨侗大军抵达了卢氏县,他和罗士信会兵一处,驻军于洛水大营,北路隋军兵力为之暴涨。
“李世民有何举动?”杨侗来不及休息,便在中军大帐召集众将商议军情。
“斥候来报,李世民大举伐木,似乎准备横渡洛水。”罗士信并没有听从辛獠儿的建议,搞什么一地两伏击的壮举,早早就退兵回来休整了。
杨侗思忖片刻,开口道“朕感觉李世民这是虚张声势,不知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罗士信摇了摇头,他不太赞同杨侗这种感觉,“可是我们的斥候个个都如是说,情报不会有误。再说了,如果李世民不是横渡洛水去跟李建成汇合又能去哪里?难不成会越过各种山势北上不成?但这也不行,函谷关和潼关守军不会让他们得逞的,重要的是他们手中的粮食并不多,于他而言,弘农以北的情势不明,我感觉李世民不会这么去折腾。圣上别忘了,李世民手中不是一两万人,至少还有八九万人,如果他大举北上,根本瞒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