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四塞不稳,父子密谋(4/6)
看关陇贵族的脸色来执政了。
而刘文静和陈叔达相顾骇然,他们知道李元吉此策是打算对荆襄和巴蜀的世家门阀下手了,这一次不止是钱粮、还包括了人口和土地。
但两人现在却都不敢再劝什么,皇帝刚才有话在先,李元吉才敢当着他们面说这话,如果这时劝告,必然惹来杀身之祸,尤其是知道独孤整之死真相的陈叔达,更加不敢多说什么,皇帝连扶持他立国的亲舅都杀,他陈叔达又是个什么东西?所以两人心中固然大急,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这时,李渊看了他们一眼,淡淡道“你们先退下吧!”
“微臣告退!”刘文静和陈叔达心知皇帝有机要之事和齐王商议,两人行礼退下。
到了宫外,陈叔达忧心忡忡的说道“刘相,这该怎生是好啊?如果圣上动了关陇贵族的命脉,大唐一定爆发内乱,到时候隋军若是从四周来犯,大唐就危险了。”
刘文静叹了口气,怅然道“我大唐王朝确实承受不了内乱代价,可惜的是圣上已经不再听我们我良方相劝了,我们也没办法。”
两人无计可施,只能指望圣上不要一时冲动,白白便宜虎视耽耽的杨侗。
御书房内,李渊对李元吉不吝夸赞“皇儿懂得利用舆情来分担朝廷压力,利用百姓言论,将矛头指向李密,这一手做得相当漂亮。”
“这是父皇教导有方。”李元吉拱手一礼,恭恭敬敬的说道“儿臣自幼生活在父兄的羽翼之下,不知天高地厚,以前犯了不少大错,如今回想起来,实在是羞愧之极,自此以后,儿臣自当痛改前非,为己之力,竭尽所能为父皇分忧。”
“皇儿这两年进步很大,朕很欣慰。”李渊对儿子的态度很满意。
李元吉心中得意不已,‘唯父命是从的孝子’是韩志替他策划出来的形象,不愧是自己倚重的军师,果真把父皇心思摸得通透,只是一番表态就让父皇把自己之前的胡闹形象抛诸脑后,这让他心中对韩志更加信任了。
“对了,襄阳街头巷尾现在如何?”
“禀父皇,儿臣让武川司严查造谣者,经过这几天的努力,襄阳的混乱状态已被制止,现在的舆论都指向李密,再也没有对朝廷不利的声音。儿臣抓了数百名散布谣言者,从他们口供来看,应该是被有心人指使,与纵火犯同一批人,儿臣怀疑是独孤氏所为。”
“抓到确凿证据了吗?”李渊追问道。
李元吉迟疑道“儿臣正在追查,或许因为风声紧,真凶被藏匿了起来。”
“真没用!”李渊的脸说变就变,极为恼怒地重哼一声,怒斥道“你到底要他们兴风作浪多少次才能给朕一个满意答复?”
李元吉小声道“儿臣会加大力度,一定给父皇满意交代。”
“好!朕再等几天,你务必要把这伙人的扭出来。”李渊手中有独孤整大量通敌罪证,也相信纵火真凶是独孤府的人,更有能力把独孤氏一网打尽,但他和当初的杨侗一样,生怕独孤氏强大的暗势力,对他进行无休无止的刺杀,他希望李元吉先将这股势力连根拔起之后,再对独孤氏的光明势力下手。
李元吉郑重道“儿臣明白!”
李渊点了点头,转移话题道“你对‘输籍法’有何看法?如果朕要在全境内执行,你觉得朕应该如何来做?”
李元吉精神一振,连忙说道“儿臣觉得关键在于关陇贵族的私军,这些人久经训练、装备精良,不亚于我大唐最精悍之师,集结起来的话少说也有几万人,如今我大唐形势不安,这些人早就蠢蠢欲动,若是隋军来犯,关陇贵族从巴蜀起兵呼应,麻烦就大了。”
“你说得不错!”李渊对儿子的表现很满意,很想听听他有何良策,鼓励道“继续说下去。”
“喏!”李元吉越发恭敬了,低声道“如果父皇抢先发难,剥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