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七章 隐患(2/3)
批满鞑子步甲,也倒下一片,非死即伤。
瓮城下原本就不满三百的满鞑子,一下子就减员过半了。
剩下的百余人,虽然依旧十分强悍,依旧嗷嗷叫着拼死反抗,但是事已至此,他们的抵抗是徒劳的,不过是在垂死挣扎罢了。
约莫小半个时辰的光景,瓮城下的喊杀声终于停止。
金玉奎领着麾下火拼过后仍旧活着的八百多前镶蓝旗汉军炮手们,将二百七一颗镶蓝旗满鞑子生女真披甲人的头颅全部砍下,堆在了一块空地上。
尔后他们以金玉奎为首,齐刷刷地跪在了一旁,等候杨振的命令。
杨振见状,也没再难为他们,当场命令他们脱帽,硬生生扯掉头顶上的那根金钱鼠尾发辫,算是完成了投诚效忠的最后步骤。
现如今,杨振麾下兵马的来路和构成,已经十分复杂了,形形色色的将领与部众有很多。
比如,有前宣府镇的,有前辽东镇的,有前东江镇的,有当过海盗的,有当过马贼的,有当过二鞑子的,甚至还有来自鸭绿江东的前朝人兵马。
这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汇集到了杨振的麾下,从此成为金海镇或者征东军的一部分,使得杨振的力量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奇妙的平衡。
说它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好,说它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也好,总而言之,形形色色的各种人马的加入,使得金海镇上下不自觉地拥有了一种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气魄,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周边任何势力却又容纳得了周边任何势力的独特气质。
也因此,对于杨振临时决定接收金玉奎所部的投诚效忠之举,眼下跟在他身边的几个人,谁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来。
不仅如此,陪同杨振登上镇江门城头的林庆业、安应昌等人朝人将领,亲眼见证了杨振收下金玉奎所部人马的过程,亲眼见证了金玉奎所部砍杀镶蓝旗满鞑子的过程,心中的触动更是无与伦比。
要说当今世上还有谁能够完全不惧满鞑,扛起驱逐鞑虏荡涤腥膻的旗帜和重担,那也只有眼前这个杨都督了。
至少在林庆业和安应昌等人看来,眼下唯有杨振,拥有这样的实力、智谋和胸襟气度。
且说金玉奎率部投诚,杀了镇江门瓮城内的镶蓝旗满鞑子之后,瓮城中的那些大炮以及堆积成小山一样的弹药物资,就成了杨振他们的了。
一番清点计数之后,李守忠火枪营进入,接管了镇江门瓮城的内外城门。
随即杨振下令,以金玉奎所部人马为向导,以安应昌的忠义军人马和林庆业的水军入城战兵为主力,开始对镇江堡全城逐屋逐户进行大扫荡大搜捕。
鸭绿江畔的镇江堡城,已经落入满鞑子之手许多年了。
此前,满鞑子一直将它作为钳制李朝,防备东江的桥头堡花了大力气经营,早就由一个狭小的定辽卫边军堡城,变成了可以容纳数万人口的军事重镇了。
当然了,在当年满鞑子与东江镇兵马的你争我夺之中,镇江堡城屡经兴废,建了毁,毁了建,不仅城址的位置经历一次次南移,而且城内的人口也经历一次次的大替换。
眼下的镇江堡城,早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螨城。
城内除了济尔哈朗带来的满鞑镶蓝旗大批驻军家眷之外,还有之前就已经分拨到这里居住并满鞑人口。
这些人不处置不清理,将来就是一个重大的隐患。
杨振也不是说非要把这些人斩尽杀绝,对于敌人当中那些没有威胁而且有用的人口,他还是准备留下使用的。
毕竟,将来他要开辟新的矿场,比如新的铁矿和煤矿,同时还要建立新的冶炼厂或者石灰窑等等,需要大量不要钱的人力填进去做工。
而那些从登莱淮海等地,渡海移民过来的大明子民,杨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