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培养(1/6)
一言而出,欲言又止!
法正斜眼望着伸手拉扯着自己绣臂的诸葛亮,眼珠沉了沉,片刻后好似想到了啥,面上忽然笑了笑,遂不在说。
“孝直,孔明,你们这是……”
见状,这一刻不仅上首汉中王刘备愕然,连一侧国字脸的刘巴也惊愣了。
你们二人这是在干嘛?
演双簧?
半响后。
军师将军诸葛亮面色肃然,目光朝着刘备隐隐眨了眨,好似有话说却又欲言又止……
看罢,刘备心念急转,想了片刻笑着道:“孝直,子初你等也先暂时退下吧,回去好好想想我军应该如何应对羌胡的来袭。”
“明日大殿议事!”
“诺!”
一席话落,诸臣拱手而立,沉声道。
下一秒,数人缓缓离开,而诸葛亮则挥扇仿若闲庭阔步的行进于最后,远远望着诸臣已经离开书房很远,才忽然折步而回!
“亮拜见主公。”
“孔明啊,你可是有何妙策?”
“看刚刚孝直的神情,他已是有所谋划,你却是拉住了他,是想单独对我说些什么?”
望着折返回来的诸葛亮,刘备面色淡然,丝毫没有意外的神情,仿佛早有预料般,面露喜色,沉声道。
“嗯……”
“主公也看出来了孝直有良策?”
愣了半响,诸葛亮折扇说着。
“孝直足智多谋,去岁汉中一役我军能够大破曹贼,全赖其谋!”
“料想小小的羌胡也决计难不倒孝直的。”
说完,刘备脸上坚铮,面色也对法正升起一丝自信。
很显然,法正便仿若他的精神支柱!
事实上。
法正与诸葛亮跟荀彧、郭嘉很类似。
荀彧是曹操早年的关键决策人物。
如若没有荀彧大肆为曹操举贤任能,稳定后方、掌控中枢,他又岂能安然的对外征战而丝毫不担忧后方有变?
这一点,诸葛亮同样有荀彧的影子。
汉中大战,刘备于前线大败夏侯渊,后又与曹操相持阳平关两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是没有为军粮发愁。
史书所载的“足食足兵矣”,短短数字足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换成郭嘉郭奉孝,则是曹操早年的心腹谋臣之一,几乎逢战必带,每一战都能给曹操鼓舞士气。
以正史来说,郭嘉对于曹操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出谋划策。
实际上,单纯以出谋划策来论,郭嘉未必比得上荀攸、贾诩之众,甚至就算是程昱、刘晔也能与他不相上下!
可郭嘉却有曹营上下都没有的优点。
那就是亲待。
谁人能有曹操对郭嘉的亲善?
这就是他的优势。
郭嘉善于揣摩曹操心思,不仅如此还能从一条条决策中选出最符合己军中当下实施的谋略。
别看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细细揣摩帝王心术,这往往是评判一位谋臣能不能得君王亲善、器重的关键所在。
后面郭嘉与曹操的君臣关系不也得到了认证么?
赤壁兵败,曹操为何心生感叹,言郭奉孝若在,孤不至大败?
这一点,不是能力的体现,恰恰是地位,或者说是心里重视的因素。
贾诩、荀彧这等良臣,岂会看不出东征的危局?
贾诩亦是劝阻了,可却无法阻止!
这就说明在曹操的内心里,他高度还不够……
同样的历史依旧继续发生了。
夷陵兵败,诸葛亮也仿佛曹操附身了般,大加感叹着,言法孝直若在,必能劝阻主上东征,就算无法劝阻,也不至惨败!
为何诸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