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临河在召唤(1/3)
“张总,你也打算去临河?”
“可不是。那边开出来的条件多好,免五年租金、三年所得税,各种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我前几天去看了一下,那边的政府官员客客气气的,连包烟都不肯收,比咱们井南的官员也不差到哪去了。”
“是啊,现在内地好多地方招商的条件也好了,土地租金便宜,雇工人也容易,工资还低,咱们井南真没啥优势了。”
“咱们现在还谈什么优势?从年初闹民工荒开始,咱们井南的生意就没法做了。现在招工比娶媳妇都难。我厂里那些从内地来的工人,我成天像伺候亲爹一样伺候着,生怕哪个地方让他们不高兴,他们抬腿就走了。我早就想把厂子迁到内地去了,就是一直没有机会。”
“这次的机会可太好了。临机集团那边说了,所有入住临河高滩园区的企业,都能够被纳入临机集团的生产体系,什么数控系统啊、功能部件啊、刀具量具啥的,优先供应。光这一条,咱们也得去啊。”
“没错,同去同去!”
2004年的夏天,一条临河高滩机床产业园区的招商信息,在本已风起云涌的机床市场上又掀起了一个大波澜。临河这样一个中部省份的地级市,自然不足以吸引到足够多的眼球,可临机集团高调宣称全力支持高滩机床产业园区的建设,就不能不让业内同行侧目了。
过去五年中,脱胎于临一机的临机集团经营蒸蒸日上。去年,仅临一机和滕机这两家子公司,产值之和就已经超过了60亿。今年临机集团对外宣称主营业务产值要突破80亿,据消息灵通人士估计,这个目标还是远远低估的,如果下半年国内市场保持目前的火爆态势,临机集团的主营业务做到100亿规模也不在话下。
抛开远在北方的滕机公司不提,仅仅是位于临河市的临一机公司,在业内也已经有了跺跺就引发一场小型地震的能力。临一机是机二零机制的牵头单位,俨然有国内机床业“带头大哥”的气势。
国内实力最强的机床研究机构苍龙研究院,就设在临一机的厂区内。它名义上是机二零各企业合股建立的,但实际的控制权却掌握在临机集团手上。对于这个情况,机二零的其他企业半是嫉妒,半是服气。
苍龙研究院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让机二零各企业都受益匪浅。大家都知道,研究院之所以能够不断开发出这些新技术,得益于它灵活的机制,以及决策层的魄力,而这又与唐子风的领导是分不开的。如果换一家企业来控制苍龙研究院,这家研究院难免会像国内的许多研究机构一样,在初期还有点活力,很快就官僚病缠身,最终泯然众人。
临机集团参与临河市的高滩产业园区建设,在集团高层也是有过一些争议的。反对者担心,这个产业园区的建立,会给临机集团培育出竞争对手,进而侵蚀掉集团的市场份额。集团过去几年的发展非常顺利,产值的年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目前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威胁,有什么必要去迎合市政府的脑洞呢?
唐子风属于坚定支持参与产业园区建设的一派,事实上,这一派也正是由于他的牵头才形成的。唐子风表示,国内机床产业即将迎来发展的高潮,全产业总产值两三年翻上一番也并不是梦想。
临机集团目前已经是产值近百亿的大企业,未来的远景目标是做到千亿级别,但这种增长绝对不应当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应当是在提高技术档次基础上的内涵式扩张。临机集团的职工总数已经超过3万人,管理层次越来越多,大企业特有的效率下降现象已经初露端倪。
一家企业,不可能无休止地扩张下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中低端机床业务,最终肯定是要分拆出去的。一些不太重要的配件生产,也要转给专业企业去做,没必要全部留在自己的企业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