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满足与欢喜(7/10)
心扉的语句啊!▲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
“浔阳江头夜送客”至
“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首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
“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
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
“举酒欲饮无管弦”。
“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
“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
“无管弦”而
“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
“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
“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从
“夜送客”之时的
“秋萧瑟”
“无管弦”
“惨将别”一转而为
“忽闻”
“寻声”
“暗问”
“移船”,直到
“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
“千呼万唤”了。但
“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
“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
“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
“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
“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
“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
“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
“琵琶声停欲语迟”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
琵琶女因
“平生不得志”而
“千呼万唤始出来”,又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
用手指叩弦,用手指『揉』弦,顺手下拨,反手回拨,动作娴熟自然。
粗弦沉重雄壮
“如急雨”,细弦细碎如
“私语”,清脆圆润如大小珠子落玉盘,又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述。
“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
“初为后”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
“低眉信手续续弹”
“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
“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
“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
“如急雨”使它形象化。
“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
“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
“如急雨”
“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
“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